賈魯河自南陽寨社區段向下受汙染 生活汙水是主因
賈魯河鄭州段突現大片死魚 官方稱不影響飲水安全
核心提示|隨著鄭州城市框架的拉大,已被汙染了近30年的“外城河”賈魯河,逐漸成了鄭州城內藏汙納垢的臭水溝。不少市民期待著這條內河能夠重新變清。
有關部門對賈魯河河道及水源的積極治理,讓不少人看到了這條城市河流治理成功的曙光。雖然讓河水變清,仍是一個夢,但不管代價有多高,不管“陣痛期”有多長,賈魯河恢復生態河道的目標,都值得全鄭州人去努力、去爭取。
□記者李巖劉瑞朝文洪波攝影
期待
臟了20多年,賈魯河何時能變清?
因賈魯河的汙染,目前沿河很多地方的地下水已受到嚴重影響,甚至不能飲用。在中牟縣白沙鎮崗李村,該村村民劉三增在5月4日受訪時就曾訴苦說,他們向地下打的50多米深水井,因水垢、雜質太多,已經無法正常飲用,只得購買附近高校自來水。
不僅是地下水,村民們近年來罹患的各種癌癥、腫瘤以及白血病等疾病,也被村民們解讀為因河道產生的汙水、臭氣汙染所致,“因為之前,這些病真的很少,現在是越來越多了”。
今年58歲的鄭州市高新區石佛街道辦歡河村居民毛長松說,在他的記憶裏,小時候,賈魯河裏魚蝦群集,水草豐美,他經常在裏邊洗澡,老人們還在河邊洗菜、洗衣服,飲牛飲馬,很熱鬧。
“那種場面,真真正正的田園風光,現在一想起來,就還跟眼前一樣。”毛長松說,賈魯河的汙染,主要是在最近20多年間,“上世紀80年代還湊合,到90年代,就已經徹底不行了,成了黑水河”。
鄭州市水務局河道管養工葛全忠,在賈魯河一線工作了10多年,並且老家也在賈魯河邊,同樣目睹了該河由清變臭的歷程。他說,賈魯河以前距離鄭州市區很遠,是鄭州的外河,但現在早已被城市包圍,成為市區河流,“要是還再臭下去,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
現狀
不得不排汙
汙水凈化有限公司“很無奈”
作為鄭州市內兩個較大的汙水處理項目,五龍口汙水處理廠和馬頭崗汙水處理廠被指為賈魯河鄭州市區段最主要的汙染排放源,又被指違規。這讓兩家單位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昨日下午,接受大河報記者采訪時,運營市內多家汙水處理廠的鄭州市汙水凈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雲飛說,自從1998年汙水公司成立以後,目前建立起來的4座汙水處理廠已達到了100萬噸的日處理汙水能力,但隨著鄭州城市框架的拉大、人口的增加、工業的發展,生活汙水也在大量增加。
“根據測算,目前鄭州市區每天的汙水排放量為130萬噸,而實際的汙水處理能力約為110萬噸,雖然幾個汙水處理廠每天都超負荷運行,但每天還是有約20萬噸的汙水暫時無法得到有效處理。”譚雲飛說。
具體到五龍口汙水處理廠和馬頭崗汙水處理廠,他介紹,馬頭崗汙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為30萬噸,去年實際處理的汙水量卻在36萬噸,但每天仍有幾噸的汙水排放到賈魯河中。五龍口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20萬噸,目前處理能力已到極限,但每天仍有3萬噸汙水溢流。
“汙水進入處理廠後,不能存放,超過警戒線(設計極限)後就自動溢流。”鄭州市汙水凈化有限公司宣傳處一名負責人說,作為財政全供型企業,他們一方面會對汙水進行最大量、最優質的處理,同時也爭取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來強化市區的汙水處理能力。
對目前的排汙,上述負責人認為實屬無奈,“賈魯河歷來是鄭州的排汙河道,如果嚴禁排放,那麼多的生活汙水就無處存放”。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