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清風、碧水青山、靜心垂釣。如果將時間定格,2013中國江西萬安湖排釣大賽的比賽現場無疑就是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彩畫卷,來自全國各地的53隊參賽選手依次坐於湖面上精心搭建的“竹排”釣臺,在水波蕩漾中,展開了一場別有風味的競釣大賽。

    所謂排釣大賽,顧名思義就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竹排”作為釣臺而展開的垂釣比賽,此次萬安湖排釣大賽也是國內首次淡水排釣大賽,據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三部主任、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秘書長尹國臣介紹,之所以在萬安湖開展排釣大賽,最初的想法就源於萬安湖青山綠水的秀麗風景和江西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讓人來到這裏就不由地唱起那首耳熟能詳的老歌:“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

    “在釣魚愛好者心中,始終堅信大水面才有大魚。”本次比賽的副總裁判長王魏軍告訴記者,將釣位放在水面上,讓釣手們能夠深入水域的規則和場地設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賽事的挑戰性,激發了釣手參與的積極性。”萬安湖的魚兒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開賽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裏,就有幾尾10多斤重的魚兒相繼上鉤,現場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在保證不影響選手發揮的前提下,讓現場觀眾也參與到比賽當中,本次賽事特別在釣臺入口處的休息區安裝了電子屏幕,用現場直播的方式讓觀眾不用進入比賽區域就能夠體會選手“中魚”的快樂。

    作為全國自然水域垂釣系列大賽的其中一站,萬安湖排釣大賽和其他已經成功落幕的五站系列賽一樣,帶給了釣魚愛好者和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雖然競技性相比於傳統的池釣比賽較為欠缺,但各地不同的自然環境也讓愛好者們樂此不疲。

    然而在尹國臣看來,自然水域垂釣系列賽的開展絕不僅僅是給釣魚愛好者們提供一種新的比賽形式,更重要的是,競技性自然水域垂釣,對於中國釣魚運動的發展乃至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發展都還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他說:“相對於過去無組織的自然水域垂釣,現在具有一定競技性的自然水域垂釣賽事的舉辦,對於釣魚人群也是一種培訓,這種培訓不僅僅是在釣魚規則上的,更重要的是一種在日常自由垂釣的狀態下,對釣魚愛好者環保意識的培訓。”在已經完成的五站系列賽中,賽事規則都對“清理垂釣產生的垃圾”,“相關尺寸的魚種及時放生處理”等都提出明確要求,通過競技比賽的組織模式,向更多的釣魚人推廣“愛魚、護魚”的環保意識。

    除此以外,由於自然水域垂釣的規則都是根據不同的城市場地而設置的,因此每一站的競賽規則都有所不同,所以對於裁判的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盡管在已經結束的比賽當中,參與執裁的裁判員都表現出了較高的水平,但尹國臣認為,面對復雜環境的賽場,對裁判的要求應該更高,“在裁判之間溝通渠道不是十分通暢的情況下,分區裁判的單兵作戰能力必須加強,對規則的理解要熟悉,對臨場問題的處理需要靈活。”尹國臣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