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釣竿做手竿釣法在水庫中使用
磯釣竿是海上浮遊磯釣的專業用竿,它比拋竿要長出許多,一般長度為4.5、5.4、6.3、72米,它有質輕、調性好、釣力大、方便攜帶、有漁線輪收放線自如、便於引遛個體較大的魚等優勢,而受到廣大釣友的青睞。越來越多的釣友熱衷於把海釣用磯釣竿作手竿,來釣取自然水域的大魚,此舉經廣大釣友使用證明,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釣法。
此種釣法的對象魚很廣,釣組的變化多樣;既可采用懸墜釣法,也可使用傳統釣法釣取中上層水域魚類,如紅梢(蒙古江鲌),翹嘴紅鲌,也可釣取雜食性魚類,如鯽魚,鯉魚,青魚,此外,還可釣草食性魚類,如魚完魚、鯿魚、魴魚等,尤其是釣湖泊水庫等自然水域。
釣具:根據水體的深淺選擇4.5 ~5.4米磯釣竿一付。小型漁線輪一只(可儲存40米釣線重量,越輕越好),使用直徑為0.4~0.5毫米作主線;子線可用0.35毫米;釣鉤可選擇7~9號伊勢型有倒刺大鉤;浮漂可選擇大號粗尾漂。這樣匹配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自然水域面廣風大,加之竿長距離遠觀漂就顯得有些吃力。漂尾粗有利於釣者能看清漂的動作。二是漂大鉛墜也大,可加快釣餌落底的速度,避免中上層水體中的小魚鬧鉤。使用傳統釣時可將主線上系上一只壹元錢大小的球漂,配大號朝天鉤組成浮鉤釣組,掛草餌用於釣取個體較大的草魚。
釣點:由於湖泊水庫水體較深,面大魚稀,魚類不像魚塘那樣密集,故此磯釣竿做手竿釣法,與其它釣法一樣,選釣點就顯得尤為重要。用磯竿懸墜釣大魚應針對大魚膽小好靜的特點,選擇水體較深(2~4米)的緩流處,灣子或進水口處。因自然水域無人餵食,進水口常有被山洪沖入水庫中的可食之物,這也是大魚喜歡蟄伏的地方。選位時還應考慮到宜近不宜遠(水深的地方),以免大魚中鉤後,在揚竿的一剎那中,無法將釣竿弓起,形成人魚“拔河”,造成斷線。此外釣點還應避開障礙物,以免中鉤的魚將釣線蹭刮後造成脫鉤。
誘餌:在自然水域中垂釣應針對大魚的習性食性。在拋擲誘餌做窩時,最好能選用廣譜誘食的合成誘餌,主料具有食物功能,輔料也應具有引起魚的食欲和魚所愛吃的氣味,有引誘和食用雙重功能的餌料,如用麥麩、菜籽餅、大米、小麥、面粉等合成的植物類混合餌。此外還應註意餌料的物理性能。水庫水深,時常會因灌溉而形成潮流,顆粒細小或比重輕的餌料,時常還沒有落底就被水流沖走,達不到誘魚、聚魚的效果。較可行辦法是,選擇比重較大的麥麩、玉米粉、小麥、菜籽餅加面粉拌合成糟食,捏成拳頭大小的餌因拋入釣點,使面餌能迅速沈底。
釣餌:應根據所釣的對象魚施餌,餌團應比釣淺水的餌團略大一些。因為水深餌團在落底過程中因霧化會有所變化。
釣法:試釣前應先將漁線輪的泄力調至適當的位置,然後與平常釣魚一樣,只不過要求浮漂調靈釣扽,調六目,釣兩目。大魚咬鉤的動作多為黑漂。故此,在確認釣點內有魚時,發現黑漂應及時揚竿。中魚之後應根據魚的沖撞情形適當的再調整泄力,使竿鉤線獲得最大的承受能力,提高成功率。
礬釣竿作手竿釣是近兩年中出現的一種新的釣法,這也是懸墜釣與中國傳統釣魚碰撞的結果,它促進了我國釣魚技術的發展,打破了過去那種專竿專用的用竿模式,一改懸墜釣用死線的局限,它既解決了懸墜釣不能釣大魚的問題,又為休閑釣魚開避了新天地,使其有了前途光明的空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