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臺釣的朋友購竿時面對林林總總的魚竿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常常會問:臺釣竿有哪些種,到底能釣多大的魚?
在此,談點個人的建議,供初學者參考,並請漁友們指正。
目前臺釣竿一般分為五類:鯽竿、鯉竿、競技竿、綜合竿(萬能竿)、戰鬥竿(羅非竿)。
適合初學者使用的是鯽竿、鯉竿和綜合竿。那麽它們能釣多重的魚呢?魚竿在設計製作時會確定它的最大釣重量即:釣力值。鯽竿一般為300至500克;鯉竿為800至1500克;綜合竿為500至1000克左右。
有的廠家在魚竿的包裝或宣傳品上給予標明(有的標為“適合子線”)。釣力值是指此竿在平地可釣起重量的最大值。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可能斷竿。但這是一種靜釣力值,絕不等於能釣獲最大魚的重量。由於水的浮力,竿的彈力,人的控魚能力等因素,釣獲的魚重一般都大於“釣力值”,有的還會遠遠超出。
本人就用一根標稱釣力值為500克的溪流竿,釣獲一條2500克(5斤)的“胖頭魚”。但是遺憾的是市場上出售的魚竿很少標註釣力值,只有光威、迪佳、東美、阿曼等幾個少數品牌的產品在公司網站上有標註,大多數沒有。
目前市場上釣力值較大,用戶普遍反映可以攻大魚的中低檔魚竿光威、法萊的產品居多(迪佳、東美屬中、高檔品)。
這類魚竿的特點是強悍有力,堅固耐用。本人就曾用光威產的一根5.4米魚竿主攻大青魚,垂釣中1.5號“大力馬”綁鉤線被拉斷,8號伊勢尼鉤拉變形,魚竿卻絲毫無損!值得一提的是,有的鯉竿標稱靜釣力值2.5公斤(2500克),如果真是如此,那淡水的任何大物都不在話下!
但是這類魚竿弱點也很突出:重量大,操作費力,容易疲勞,不宜長時間使用。這也正說明了不是釣重越大的魚竿越好,也不是說一定要買釣力值大的魚竿。釣力值大、重量輕的竿子才是首選品。
初學者應該針對要學釣以及今後可能常釣的魚種選購魚竿。鯽竿釣鯽,但不宜釣鯉;鯉竿釣鯉,當然也可以釣鯽,只是有點“牛刀殺雞”,沒有“手感”。
不少初學的朋友會問:有沒有大小魚都能釣的魚竿?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綜合竿,也稱萬能竿。它介於鯽竿和鯉竿之間,不僅可以滿足釣鯽的需要,而且一般的鯉魚草魚也能應對,不被輕易折竿。正所謂“大小通殺”。
初學的朋友不會參加競技比賽,玩“休閑臺釣”可重點考慮購買這種綜合竿,或者鯉竿,既能應對各類魚種,又不過於笨重。當然要主攻大鯉大草大青除外。
那麽怎樣具體區別鯽、鯉、綜合竿呢?很簡單,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區分:
第一、從有關數據上區分。
魚竿粗細的數據有兩個:一是先徑。它是指竿梢最細部位的直徑。臺釣竿中鯽竿先徑一般為0.5至1.2毫米之間;綜合竿和鯉竿先徑一般在0.8至1.5毫米之間。二是元徑。它一般是指魚竿手把節除手把以外,最粗部位的直徑。也有少數產品指手把最粗部位的直徑。元徑與長度密切相關,它隨著長度的增加而加大。即:釣竿越長元徑越大。鯽竿元徑一般為:3.6米的9至11毫米;4.5米的11至15毫米;5.4米的15至17毫米。綜合竿和鯉竿元徑一般為:3.6米的11至13毫米;4.5米的13至18毫米;5.6米的16至25毫米不等。魚竿種類繁多,先徑和元徑的範圍很廣,以上是一般的範圍尺寸,僅供初學者參考。
第二、從外觀上區分。
你請漁具店老板給你拿一根鯽竿,再拿一根鯉竿,但兩竿長度要相同,比一比就知道了。除以上所說的數據區別外,最明顯的區別是:鯽竿細鯉竿粗(特別是竿梢節和把手節);鯽竿輕鯉竿重;鯽竿竿壁薄,鯉竿竿壁厚。介於兩者之間的就是綜合竿了。購買時應註意:魚竿越細、壁厚越薄就會越輕;強度、抗拉力和抗沖擊力也就會越小。所以,鯽竿比綜合竿和鯉竿要細,釣力值也要小於後者;鯉竿又比戰鬥竿(羅非竿)要細,抗沖擊力也比後者小。購買時同等長度的同類魚竿,要選細的;同等粗細的應選壁厚厚的。檢查壁厚的方法是:在魚竿全部收回,前堵頭堵好的狀態下,打開魚竿的後堵蓋,每節的壁厚就能盡顯無遺。要求壁厚均勻,不能有某處厚某處薄或缺損的現象。至於厚薄問題,再拿兩根不同的魚竿一比較就會一目了然了。建議初學者就是承受點重量,也要選壁厚厚些的。因為壁厚越厚越堅固耐用,抗拉力越大,越經得起新手非正規的“野蠻操作”。
至於競技竿那不是初學者的問題,這裏不作討論。
祝初學者買到適合自己的稱心如意的魚竿!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