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的大體是有以下幾種:

一、圓型:許多釣友在拋竿後,一手扶竿,另一手會下意識或有意識地單手搓餌,其目的是提前裝備“子彈”,為的是在下一次提竿後馬上就有餌可上,節省了時間;但圓餌只是包在鉤尖、曲柄、裂口部分上,鉤柄是外露的;

二、橢圓型:和上面的道理一樣,但在魚餌成型的最後,故意把它搓成橢圓形,包在魚鉤上,基本可以把整個魚鉤全部包住(包括鉤柄部分);

三、圓柱型:搓餌的時候象包餃子做“嚌子”前的“大面條”的一部分,包在魚鉤時也象一根圓柱體,不但把魚鉤包住了,甚至把魚鉤柄的上部的子線也包了一部分;

四、倒錐型(水滴型):在圓型的基礎上,包鉤的時候,有意地使“上小下大”,象個“窩窩頭”一樣包在魚鉤上;

如果不是用粉餌的話,那形狀就更加五花八門了:方型、長方形、餅型……只要您想要它什麽形狀它就可以是個什麽形狀!拉餌的形狀就更別提了。

那麽,掛在魚鉤是的魚餌形狀對魚的吸食到底有什麽影響呢?

我的一位老師在對我說魚餌形狀的時候教我,魚餌不要搓的那麽“漂亮”:因為魚對特別整齊的魚餌是有“警惕性”的!

我開始也是按他和魚的想法去推測的,因為我想:魚在水裏平時吃的自然東西一定是不規則的,沒誰把東西“製成”西餐點心或者漢堡包一樣哄它們吃——象現在有的家長騙小孩吃飯一樣!

一次,我在廣東觀音山溪流的清水潭裏釣“七星魚”,由於水特別清,我清楚地看到我用的“918”魚餌在下水後不斷融化直到水底的狀態;它從我搓的特別圓滑的狀態一路融化,到“底”的時候,已經相當不規則了!我搓了幾種形態的魚餌,結果都一樣!那些小魚也一樣“照吃不誤”!

所以,不管您把魚餌搓成什麽樣,由於臺釣的魚餌在入水的一開始就“必須(!)溶化”的道理,它們想吃就一定吃,如果它們不想吃的話;您就是把魚餌“雕龍刻鳳”;“人家”也不一定買您的帳!

上次我到從化軍烈屬療養院,一開始我也是老實地把餌“搓呀搓”,搓的象“工藝品”一樣;當然它們喜歡吃,後來,我把“918 ”當“拉餌”,拉出來的餌每次都相當不規則,結果魚也沒有嫌棄,反而吃的更歡!

所以我想問:

在臺釣搓魚餌的時候,魚餌的形狀除了對下沈的速度有關系外,到底對魚的吸食有什麽影響!?

陸軍

2004年6月5日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