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選擇商品餌,粉末細膩,開餌後柔軟,不同比重的適當的搭配。成份以動物蛋白類為主,這是針對冬季魚類攝食規律而言的。味型以腥香首選,腥占主要成份,冬季魚攝食反應慢,不如其他季節活越是魚找食,而冬季是以餌料的味道來激發魚的攝食本能,其中腥味是最為敏感。另外輔以紅蟲粉,蚯蚓粉,蝦粉,蠶蛹粉,糖類,奶類等,都是以提升餌料的誘魚效果,以增加餌料味道的穿透性刺激性,當然一些輔料是根據魚情適當添加。葷餌的使用,當以紅蟲為主,尤其是冰釣效果非常不錯,蚯蚓相比之下效果差些,紅蟲選料以紅潤個大而鮮活的,蚯蚓以火柴棍粗的最好。

二是狀態的調整,這裏主要是針對商品餌,個人認為,冬季特殊的魚情決定了餌料狀態至關重要,前面提到過,餌料顆粒粗了,不適口,既使魚進窩,也只能在窩內撿散落的細小顆粒,因冬季魚新陳代謝慢,食量少吃幾口然後不再動。

溶散快,霧化大,也不利魚吃鉤,同樣,魚遊動慢,沒有夏秋季節找食搶食的積極性,釣快魚的幾率不大,所以溶散、霧化快魚只能在窩邊停留,不再進一步去尋找,這就是只幾魚訊不見咬鉤的原因之一。所以,相對來講,餌料調整為細膩、柔軟,入水彭松,溶散不必太快,霧化區域適當,不宜過大,持鉤性好,這樣誘魚、反應魚訊更為準確。

冬天用餌,靠的是餌料的味道吸引魚最近距離靠近窩子,爭取第一口吃鉤,這就是餌料適口性的關鍵所在。都知道季天釣魚用腥餌,為什麽有的釣的好,有的就不好呢,除技法使用上的差異外,其主要是狀態調整不好。冬天溫度低,省餌要時間長一點,比正常情況更要松軟一些,拉出的餌球均勻有絨球的感覺,入水後更利於魚的適口性。

三是餌料的使用,冬季用餌與其季節相比也有很多不同,一方面,窩子不宜過重,突出味道誘魚,也就是發揮腥,香,甜味道的作用,一般以十幾竿花生粒大小就足夠了。如魚口好,直接打窩,以虛窩為好,也就是稍加水,基本上半幹粉狀態直接做窩,增加味道的擴散。

釣餌的使用,每種餌料吸水性都不一樣,只能參考其他季節加水量來撐握。很關鍵的是保持良好的狀態,經常見到有釣友把和好的餌料整團拿出來使用,這樣雖然省事,但在拉餌過程中,每次必須要反復捏握餌團,到後期裏的絲狀纖維會逐漸粘接一起,拉的餌球呆板,零亂。

為了很好的控製狀態,辦法是把開出的餌分成兩到三份,取其中之一,用一段時間後,發現拉的餌球狀態不好,再換成另外一份,這樣基本上餌團始終保持原初狀態。搓餌的大小,根據鉤的型號,以表面包住鉤子既可,不宜過大。拉餌圓潤,彭松整齊,如二號鉤,以黃豆粒大小為宜,除抽窩外,拋竿不宜過頻,拋竿提竿動作要小。另外對葷餌的使用其主要是紅蟲,做窩時基礎餌裏加入紅蟲粉及腥味的餌料,有條件的把紅蟲搗成糊狀加入窩食裏,誘魚效果很明顯,如用紅蟲以一鉤一蟲好些,易吞鉤而準確,這裏提到用鉤的問題,鉤子寧小勿大,寧細勿粗。

關於冬釣各地氣溫及地域差異,尤其是大棚,溫度控製各不一樣,反應魚情,水情就有所不同,采取的釣法,餌料的選擇就各有特色,所相同的就是釣組越小越好,溫度低魚沖撞力小,相對小的線組完全對付得了,而且細小的線組更利於信號的反應和具有良好的隱蔽性。

餌料的選擇也同樣依魚情所限,沒有一款餌料,一個配方釣遍所有塘子,既便一個塘子不同時期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另外適合冬釣的餌料很多,包括添加的輔料香精等,只要搭配合理,狀態掌握好了,同樣會發揮作用,但總的原則是把握好‘腥’。這裏粗淺的談點個人冬釣用餌體會,僅用來說明一下選餌思路要以季節、魚情、水情的變化,魚類攝食規律及特點來確定,狀態的調整和使用方法盡最大限度的發揮餌料的性能,增加魚的適口性,在魚被動情況下讓魚吃餌舒服,方便,使誘魚、釣魚信號更快更準確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