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會出現有魚無口,怎麽解決?
釣魚中,經常出現窩中有魚,但就是很少有口甚至無口的現象,窩中魚星明顯、浮漂語言清晰,可就餌率和上鉤率卻極低,常常讓人感到一頭霧水,到底是什麽原因造成有魚無口的現象發生,又怎樣從容化解,考驗著釣手的漁事綜合素質。
從垂釣實踐中看,“有魚無口”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目標魚錯位,小雜魚鬧漂
浮漂緩慢下沈1--2目或徐徐上送1--2目左右,有時出現點動或快速抖動,浮漂語言較為紊亂,多次提竿卻為空竿,這種現象表明窩中已是小雜魚的天下,目標魚沒有進窩;
2,誘餌優於釣餌,魚不吞鉤
當誘餌、釣餌不同一時,若誘餌的適口性強於釣餌,或者對象魚對誘餌有偏食性,魚會棄釣餌而不顧;
3,釣餌物理性差,魚兒無法就餌
釣餌太硬、太大或太黏,魚兒不感興趣或吞不進;
4,調釣關系運用不當,釣餌被隱匿
窩底淤泥厚積或雜草、樹葉等障礙物堆積,一旦釣目等於或高於調目,調低釣高主“釣鈍”,釣餌到底後會被水底雜物遮蓋,甚至會被埋掉,魚兒難以發現釣餌;
5,釣餌不對路,魚不就餌
用餌不當、餌料搭配不當或釣場對象魚因多種原因形成偏食性,目標魚對不對路的釣餌會置之不理;
6,魚身擦線,浮漂語言虛假
浮漂出現有力的“頓”感魚訊語言,但提竿卻無魚,大多為魚身擦線所致;
7,泳層判斷不準,魚兒上浮
窩中對象魚的活動特征明顯,但底釣卻無魚問鉤,說明魚兒上浮,泳層已經發生變化;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