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魚的幾個要素 經驗之談
溜魚是從你選釣位就開始了,你選的位置是否具備中魚後溜的空間?不僅要活得開,還要安全。我們不知道什麽時候會中大魚,但你要隨時有心理準備,這個準備是一種心理素質,是經驗的積累,我3歲就開始玩這個,所以很多東西都是以不變應萬變,鎮定是很關鍵的要素。然後就是你對技巧的靈活運用了。下面說說一些細節:
裝備配置:我們去釣魚,不能憑想像去釣,你得有準備,有針對性,不然你就會顧此失彼,所以你就要有所目的,這個要看自己的決定,我的配置都是有余地的,選桿時沒有腰力的桿都是放棄,也沒能力買名牌桿,最好的就320的臺釣。主要是適合自己的手感,便於發揮。個人線組搭配:小半號配置(主2,子 1.5),鉤5--8號。1.0以下小號線自己發揮(不談競技釣,個人不喜歡玩那個,規矩太講究,耗人),線長應該長過桿300毫米較好(4.5以下桿),4.5是齊桿線,5.0以上就要看你的提桿幅度決定。拋桿要好拋,(這裏不談甩大鞭)溜魚時能最大發揮人桿合一。
姿勢:釣魚我一般三個姿勢,站釣,蹲釣,坐釣,不管什麽姿勢,都是穩字當前。
1.站釣時一般不宜拋遠釣,比較累,釣小魚都累,中大的你這個姿勢不安全,也不好溜漁,你拋遠不容易使桿成弓,魚一往外躥,就有可能斷線,或桿被瞬間的力拉走或是你站得太靠近水被拉下水,所以站姿就不要釣那麽遠,然後把線提到離漂20--30毫米位置,一般這種我都是追星或者這個位置明顯知道有貨離岸近,所以退後避人影釣。
2.蹲釣一般是4.5以上的桿,釣遠一點的位置,提桿要迅速,桿要保持有20-30度左右的仰角,提桿中魚可以很快桿成弓牽住魚,桿長線長你就溜吧。
3.坐釣拋桿不要拋滿桿,除非裏面都是小毛魚,要不拋滿桿中魚是很不好溜的,甚至沒機會就切線了,要給你的桿形成弓留有空間,中魚後應該盡快把魚牽近與你保持2米左右的距離,桿要弓型,不管是上下左右都是,把桿舉過頭頂是不太好的一種方法。魚要是太大你就順它,跟它走一會,倘若那種一股勁往外桿都沒機會擡那就難了,所以要裝失手繩,長的彈性足的,我建議不要輕易扔桿,這樣你會錯失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去年在烏魯木齊人民公園坑釣我用3.6桿,1.5 主,0.8子。3好袖鉤中了條兩公斤的老魚(以前放的混熟了的),我就不放,水1.5米,那家夥就是不擡頭,我就是把它牽在2米以內牽著溜,十多分鐘找機會快抄才上岸,金黃金黃的很飽滿,漂亮得很。
握桿:握桿的姿勢狀態十分重要,這個從你開始入門就應該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我握桿都是桿尾在手腕後拖著,食指保持伸狀貼著桿,這樣不管拋或提或溜你都很順手,若只拿桿尾10厘米左右的位置,中大魚是很不好溜的,容易脫手或傷手腕。握姿好溜魚就有主動權,省力,魚消耗體力快。也能保護桿。
抄魚:中魚後不要急於想去抄,而是盡快進入溜(桿成弓型,牽住)的狀態。這裏就要說一個習慣,你的抄網要習慣性的放在水邊,你要知道,有的魚被釣過,抄過或魚先天對網就有抵觸感,你或旁人拿個抄網在那大喊大恍,魚就更驚,就會拼命竄逃,那就有可能跑魚斷桿,所以當你中魚穩住後,魚已經讓你牽著了,可以輕拿抄網進水,等著魚頭,我的抄網口直徑400毫米,網深800毫米,大眼網。切記不要去追魚尾,很容易斷子線,順頭抄魚,魚很大,難溜,只要你還是牽著它,能看見魚時最好抄網在水裏等著,想辦法引它進抄,這是特例,我曾經在小船上用細尾車盤桿中了條快三斤的紅鯉,鉤是2號袖,子線0.8,雖然線可以放50 米,但沒用,一放鉤就直了,就是慢慢的引著,我自己也是趴著,怕影子嚇著魚。水也就4米這樣,很清的快黃昏了,緊張啊,看見魚了,兩個巴掌大,一尺長,沒辦法不敢收線了,放點線,拿抄,就像前面說的那種,放到水裏一米五,牽著魚,跟在魚後,把魚牽往上放線,魚順水回頭,手順了一下魚進抄後快速出水,背都濕了呵呵。太懸了,小魚鉤就輕輕的鉤在魚內唇。稍微使勁或魚猛躥就沒了。
另外釣坑中魚要盡快將魚牽出窩,然後補一把料,這樣窩裏的魚就老實了,前面出啥事跟我有啥關系,有的吃就行哈哈,謝謝各位朋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