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漂識魚
天津讀者錢正江來信稱:有一次我在釣魚,身後有二人在觀釣,我的漂動了一下,一人說是鯉魚咬鈞,另一人則說是白條。我提竿後沒有魚,當然他們誰也沒猜到。他們是在猜呢還是有根據地說?能從源的反應上判斷出是什麽魚咬鉤嗎?
能!漂動除了證明魚在咬鉤外,還能從漂的動態上看出是什麽魚在咬鉤。這並不是什麽神秘的事,許多老釣手都有這種本領。
因為魚的種類不同,攝食習慣也會有所不同,這些差異能從源的反應上分辨出來。但是魚咬鉤的表現,除了魚的品種不同之外,魚的飽餓程度不一,攝食的反應也不一樣。人餓了,吃飯時緊往嘴裏塞;不餓時筷子只在碗中扒拉。魚也是一個道理,餓魚奪食,它會一反常態,猛追猛搶。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養魚池的魚因食物充足,不如野魚奪食兇狠。這些兇猛和遲鈍、快和慢,都能從漂子上反應出來。
魚攝食最易受外部條件影響,如水溫、水中含氧量、水的肥瘦不同,都能導致魚兒援食情況的變化,在漂的反應上當然就有所不同。即使是各種條件都相同,水的深淺不一,垂釣的方法不同,漂的反應都不一樣。如果說我們既了解魚的生活習性,又掌握魚兒在特殊條件下攝食的各種變化規律,那我們在垂釣時就等於長了一雙識魚的“火眼金睛”,只要它咬鉤碰動漂子,就能從漂的變化中將它們認出來。
在垂釣時我們與魚接觸的第一個回合,就是觀察漂子的反應。許多老釣手只要見到漂稍有動靜,馬上就知道是什麽魚在咬鉤。他們之所以能辨漂識魚,有幾個主要條件:不僅要了解各種魚的習性,而且也要了解它們在各種不同條件下攝食的反應;再一個就是心中早有“底牌”——他準備的釣餌,就是專釣某種魚的定向釣餌,例如鉤上裝草,別的魚一般都不吃草(魴魚吃草),所以咬鉤拉漂者雖未謀面,但可能定為草魚無疑。
用手竿垂釣,經常遇到的幾種魚咬鉤後,漂上的反應大致如下。
小雜魚鬧漂
這是最易於識別的漂態:漂子不停地顫跳橫移,或拉黑或送倒。調得愈靈敏的漂,其跳動愈激烈,釣友們形象地稱為“會跳舞的漂”。它主要的特征是除漂子作不規則的跳動外,就是漂子輕浮,有一種飄動感,這是成群小魚奪食,你拉我拽,使漂子漂忽不定的根本原因。
許多老釣手見到這些鋪天蓋地小家夥,也苦無良策,鉤上有餌它就鬧,餌搶光了,漂也不動了。對付它的辦法無非是將活餌改面食,將軟餌改硬餌等,這些招數也僅僅是緩解小魚的頑鬧。可是換上小魚不愛吃的釣餌之後,大魚也無甚興趣,影響上魚。
對小魚鬧漂,另有一種帶積極意義的評價:認為投下餌料,首先是小魚進窩,為大魚充當先鋒,當大魚到小魚在攝食時,它會立即過來搶食。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小魚鬧漂時釣不到大魚,當小魚突然不鬧了,那就預示著大魚來了,“大魚到,小魚逃”,這時要盯住漂子,準備大魚咬鉤。
鯽魚,托漂的冠軍
鯽魚屬底層魚,也是在水底覓食,見到釣餌,先拱後喝,將它吸人口中,隨即擡頭,水面漂子的表現就是先點幾下,而後被托起來,這就是鯽魚咬鉤最典型的表現。傳統的釣法是短腦線配擦底墜,所謂“擦底墜”,就是墜子雖接觸水底,但並不是實實在在地沈於水底,僅是似觸非觸地接觸水底。釣餌也在水底,當鯽魚咬鉤擡頭時,輕易地帶動墜子離底,水面的漂子自然上升。漂子上升的高低與調漂的靈敏度、水溫及魚的大小都有關系。
鯽魚這種咬鉤送漂的表現,非常穩定,不論是夏釣還是冬天進行冰釣,它都是這種表現,只是水溫低時,送漂稍顯乏力。如果你準備的是小鉤細線,又是釣鯽的香甜餌,漂子出現上述送漂現象,你可毫不猶豫地肯定是鯽魚咬鉤。
鯉魚和鯽魚的口味基本相同,香甜餌及蚯蚓紅蟲鯉、鯽都愛吃,但在垂釣時從它們咬鉤拉漂的動作中很容易區別:鯉魚咬鈞拉漂顯得穩重有力,大多數是拉黑漂。
垂釣的方法不同,各種魚咬鉤送漂的表現都不一樣,鯽魚也不例外。如竟技釣鯽,采用懸墜長腦線,由於腦線長,鯽魚咬鉤上擡時,其力量先傳到腦線上,鉤雖上提了,但腦線來不及向上升,使長腦線成“U”字形,其托餌的力量反而變為拉原的力量,所以用臺釣法釣鯽魚,一般會出現黑漂。如果雖然也是用懸墜,但腦線短,鯽魚咬鉤擡頭,又可能出現送漂。
鯉魚拉黑漂
鯉魚由於個體大,有力量,咬鉤後在漂子的反應上是先微微點動幾下,隨即就拉漂人水。有時由於前面的小點動看不清,就只見漂子被拉人水中;還可能看到漂子在水面作橫向移動,如果能在黑漂和走漂時提竿,十拿九穩中魚。只要外部條件不發生重大變化,即使在不同的地塘、不同水溫的地方,拉黑漂的這一特點,仍能表現出來。所不同的只是養殖場的鯉魚由於餌料充足,競食性不強,拉漂略顯緩慢。在餌料稀少的大水面中,鯉魚咬鉤拉漂動作粗野,其力量比池養鯉大得多。鯉魚也和其他魚一樣,在外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攝食的習性也會有重大變化,如本屬底棲性的鯉魚,它可能循溫追食遊到水的中上層來;本來愛吃香甜餌的鯉魚,也可能吃酸臭解,有時還可能出現大送漂,不過它這種送漂的態勢,與鯽魚有明顯區別,那就是快速有力等。
這些只能說是鯉魚的非正常表現,可作為知識去認識鯉魚,但不可作為釣鯉的依據。
草魚咬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