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看漂與提竿
看漂識魚是釣者的基本功。當然理論很重要,別人的經驗也對自己有很大幫助,但歸根結底還要靠自己的實踐,時間長了自會辨別。
“托漂”是鯽魚吃食的主要標誌,而且很容易察覺,因為它托上來的速度較緩,力度較大,有比較從容的時間去提竿 。但也有的魚塘。因經常有人垂釣,魚吃餌時警覺性很強,俗謂“釣滑了”,咬食時不明顯,常先在餌旁遊弋,然後輕觸魚餌,不輕易入口,此種情況需耐心等待,根據浮漂動態,看準時及時提竿。另外為了加快釣獲速度,獲得豐收,如漂、墜配合得當,應是魚漂略一擡頭,立刻提竿,摘鉤後掛好釣餌立即把鉤甩回原窩。
“黑漂”如果是穩穩下沈,一般是鯉魚、草魚、黑魚、鮎魚等大魚。
這種魚類提竿時機較好掌握,漂沒於水下提竿即可。但註意用力適當,既要使魚鉤牢牢地掛住魚嘴,又不要用力過猛,折竿斷線,或使魚受驚狂奔。常有些浮漂先略向上擡,隨後下沈沒入水中,這也是正常情況,更容易辨別。做好提竿準備。
比較討厭的是浮漂忽然快速拉入水中,提竿卻不見魚,或是浮漂上下快速竄動,或是浮漂在水面無規則的移動,而提竿卻無收獲,這大多是小雜魚咬鉤又吞吃不進,甚至小蝦用爪牽著魚餌油動欲送入嘴內。面對這些情況,采取的對策一是更換釣餌,一般葷餌,小魚愛吃,素餌且體積較大,不太愛吃。二是轉移釣位,暫不撒窩。三是幹脆換用小鉤、小漂、小餌釣小魚,釣多了也是很好的收獲。四是轉移到別的魚塘去釣。
甲魚、泥蚯吃食往往浮漂上下微微竄動,此時即可提竿,一般都能收獲。
提竿的一個重要要領,是先用手腕抖動一下,使魚鉤牢掛在魚的嘴中,再根據魚的大小是提,是遊,從容處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