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後,北風漸多,天高氣爽,氣溫下降,陽光也沒有那麽強烈了;在被樹木、建築物、山坡、水草遮蔽的陰涼之處水域,此時水溫適宜魚兒生長;同時秋風不時地將岸上的植物種子,昆蟲及其蛹、卵等吹落水中,而水中的浮遊生物也大量繁殖,為魚兒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另外,秋涼以後,魚類為了越冬催肥的需要,必須大量攝食,出現一年中第二個攝食高峰,是垂釣的最佳時節。因此,秋季垂釣,漁諺日:“秋釣陰”,是指這些蔭涼水域是最佳釣點。秋天,在江河等流動水域,可選在1米以內水深處下鉤,而在靜水中垂釣,則應選在稍深處下釣。
一般來說,秋季是垂釣的黃金季節。但是,到了深秋,北風頓起,秋雨涼涼,氣溫快速下降,一天中溫差變化大,魚兒活動能力也日趨下降,覓食也不甚活躍,除了在中午左右還到近岸處覓食外,多在深水區棲息。這時,鰱、鱅、草、羅非魚等魚類的覓食欲望大為降低,即使在深水,要垂釣這些魚類也較困難了。而鯉、鯽、鯿魚等魚類,還保持著較大的攝食能力。此時釣點的選擇,應根據一天中氣溫的變化,在魚兒適宜溫度的水域垂釣,勤換的點,一日三遷。如果釣者不看具體情況,盲目地去追求秋釣陰涼,這種教條式地生搬硬套,就難免會失望而歸。
秋天時常起霧,這時垂釣比較困難,只有在霧散雲開之時,才有望得豐收。在秋天,只要氣溫在15℃以上,各種魚類都喜咬鉤,釣者不要錯過這個大好時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