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北、東、西進行江河釣的時間各有特殊之處。但除“特殊”之外,也有共性所在。每年4~5月份,魚類處於“咬汛”交尾和產卵期,食欲較低,無心覓食。產卵完畢的魚需要攝入大量食物以補充營養,這時其食欲逐漸變得旺盛起來。進入10月前後,魚類為了增加體內脂肪準備越冬,紛紛四處覓食,食欲極好。所以南方4~11月、北方5~10月是江河釣的旺季。其他月份屬於淡季,又以冬寒時節釣獲量最差。而在旺季之中,5~6月份江水開始上漲,水溫升高,魚兒日趨活躍,不過真正旺食期還是隨後才到來的。而在這旺食期中,南北方普遍有個“七上八下”之說———“七”、“八”是指7月、8月,“上”、“下”是指上遊和下遊。7月進入洪水期,亦即雨季,上遊溝溝汊汊齊漲水,一方面大量的食物沖進水中,另一方面小魚、小蝦、小昆蟲等水中生物也在各處河溪大量繁殖,因此江魚紛紛溯江而上,奔赴上遊。而8月份以後,江水回落,水位下降,江、汊、河、溪、溝、渠漸趨枯水,氣溫也開始下降,魚兒便又成群返回中下遊深水處。一般情況下,鯽魚按這個規律活動,鯉魚、鯿魚、鮎魚等則是漲水時進入小河,落水時返回大江。所以雖是在釣魚旺季,但不同的江河魚情仍有很大不同,並不是旺季在哪兒都能有很“旺”的釣效。在每個月中,朔望更替對魚兒活動亦有影響。江河魚中,肉食性魚類所占比例較大,這類魚多喜在弱光、無光環境下活動。因此,農歷每個月的十五左右,月朗光強,而且光照時間長,魚兒由於本能的趨避,顯得不活躍。有時這幾天晚上雖然沒有月亮,但主釣對象魚受長期習慣影響,活動量也小,所以出釣最好避開這幾天。在一日之中,最好選擇在清晨、黃昏和夜間出釣。夏、秋季節尤以夜釣為好。白天是陰天、雨天出釣效果好一些。另外,雨季江水渾濁,白天出釣效果也不錯。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