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釣的釣點選擇十分重要,是能釣到魚、多釣魚、釣大魚的關鍵。釣位、釣點的選擇,應根據垂釣時機、地形地物、水情變化三個方面來進行選擇。

  (1)春冬選向陽,夏秋選蔽陰魚類都有既趨暖、又怕熱的習性,春、冬季節天氣寒冷,陽光柔弱,有太陽直射的地方較為溫暖,一般應選擇向陽處垂釣。夏季天氣炎熱,入秋以後有些地區的“秋老虎”仍很厲害,應選蔽陰之處垂釣較好。

  (2)寒選深,熱選灘

  天氣寒冷,淺水處的溫度較低,魚兒一般喜歡聚集在深水處避寒;熱天,水溫上升,但因是流水,水溫不會很高,魚兒活躍,喜歡到水淺石多、水流湍急的河灘活動。一般情況下,每年10月至次年春末,宜在下遊深水回水灣處選擇釣點。

  (3)早晚選邊、午選中間

  習慣在晝間活動的魚類,晚上一般都隱蔽在深水處,而早上和傍晚活動範圍廣,多到沿岸邊的地帶覓食嬉戲。到了中午前後,由於陽光直射,岸邊淺水處溫度升高,魚兒又常常規避回較深的水域中間地帶。水面寬廣的大江河,早晚宜釣淺,中午宜釣深。

  (4)暴雨過後選上遊

  一場暴雨過後,水位迅猛上漲,水色深,水勢湍急,上遊支支汊汊中雨水帶進大量食物,魚兒便逆水而上,爭相搶食。在這種情況下,到上遊垂釣,尋找支汊匯入主流的入口處,在水面窄、彎處多、流速較慢的地方下鉤,會得到出乎意料的豐收。

  (5)選頂風

  在河道走向比較直的情況下,頂風釣位不太好找。不過如果在較大的江灣垂釣,水面寬,水流緩,頂風方向的一邊往往是魚喜歡聚集之處。因頂風岸波浪湧動溶氧量高,而且水中漂浮物被風送至下風處,再經風浪一打,沈渣入水,餌物豐富,魚兒必到這裏活動、爭食。

  (6)七上八下九歸堆

  根據“七上八下”的規律。7月時的雨季洪水期,宜到上遊支流河溪江汊擺戰場;到8月時,魚兒逐漸往下走,釣點則應向中遊轉移;“七上八下”過後便是“九歸堆”,秋涼冬寒相繼來臨,江河進入枯水期,魚兒都歸到下遊深水區,此時便應到此類區域(尤其是回水灣水深多亂石處)安營紮寨了。一方面枯水期低溫季節,遵循“寒釣深”的原理應找“深”,另外低溫季節魚不活躍,常願選個石洞之類棲身之處,一日裏大部分時間蟄伏在其中。所以回水灣水深多亂石處,是魚兒攝食淡季的釣點所在。在這類地方找到理想的釣窩,雖為淡季也可有不錯的收獲。不過石多易掛鉤,出釣時應多備鉤、墜才是。當然“七上八下九歸堆”只是垂釣區域的大前提,具體釣位還要視水情變化而定。比如,漲水期要釣上遊,但到了上遊也不是到處可以拋鉤,而要“漲水釣邊”———選近岸漩渦邊緣下鉤;退水期宜往中遊走,但在“中遊”的前提下,還要“退水釣潮口”———釣窩應選擇在江中回流與順流之間。總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應天時,適水情,不斷隨機應變,方可取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