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釣點”,是指把鉤餌投在魚類聚集活動的地方,也就是微觀水域。在一片茫茫的水域裏,選出一些最好的釣點,把鉤餌拋在魚群聚集活動的那塊地方,才能提高垂釣的效果。特別是用海竿垂釣,不能像用手竿那樣撒窩食誘魚。因此,在拋鉤餌之前,應仔細觀察水情,選擇釣點,把鉤餌拋投在魚窩、魚道上,才能多釣魚。

  因此,選定釣場之後,先不要忙於下鉤,首先要仔細觀察釣場的地形地貌,判明是流水環境還是靜水環境,弄清地勢和水草的生長情況以及水的深淺等,經過綜合分析,選出理想的釣點。下面談談使用海竿選擇釣點必須掌握的幾點要領。

  1.根據氣候選釣點

  氣候,是指天氣的陰、晴、風、雨、冷、暖、寒、溫而言,因為魚是變溫動物,它們有隨季節、氣溫變化而洄遊的特點。氣候和溫度對魚類的攝食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選釣點時首先要根據當時的氣候情況選適宜的水溫處。釣者常釣的鯽魚、鯉魚、鰱魚、鱅魚、魴魚、鯿魚、草魚、鱖魚、青魚等,都屬溫水性魚類。它們在水溫8℃左右開始攝食,水溫在15℃~25℃時,食欲旺盛,水溫高於30℃以上時,基本不攝食。

  在通常情況下,初春時水溫比較低,魚不活躍,很少攝食;暮春4月,天氣轉暖,淺水區溫度高,浮遊生物豐富,這時各種魚均喜歡在淺水區活動,應把釣點選在深度不超過1米的淺水區。這一時節用海竿垂釣,魚場也應選擇水面不超過2公頃的小型魚塘或水面較小的河川,大水面的湖泊、水庫,由於水溫低,魚類都在深水區不往岸邊來,即使將鉤餌遠拋到60米以外的釣點,上鉤率也極低。

  夏、秋季節,氣溫升高,是北方地區用海竿拋遠垂釣的黃金季節。這一時節,水溫一般在20℃~30℃,魚類不喜歡過高的水溫和陽光直射,都潛入深水區活動,所以,夏、秋季垂釣,選用海竿把鉤餌拋投到離岸邊較遠的深水區釣點效果才好。自10月初到11月中旬,此時已是晚秋時節,這時北方地區水溫降到20℃以下,魚的活動緩慢,用海竿拋甩至30~40米遠的釣點,已很少上魚,一般不再用海竿垂釣,而用手竿選避風向陽的草邊打窩垂釣。

  如果遇到刮風天氣,要根據風向和風力決定釣法,如果風力3~4級,可把釣點選在順風的一岸用海竿垂釣。在有風天氣,不宜用手竿,因為風吹水面,漂立不穩,看不清魚兒吞鉤的信號;若風力超過5~6級,水波很大,即使用海竿釣,也看不清魚兒吞鉤的信號,把釣點選在任何地方都無濟於事,只好收釣魚竿罷釣。

  2.根據水情選釣點

  水域中的清、濁、深、淺,對魚類的活動有很大的影響。多數淡水魚類,如鯽魚、鯉魚、草魚、鯿魚、魴魚、鱖魚等,都喜歡在清潔的水域裏棲息。但是,在清澈見底的水域裏也找不到它們。所以,江南流行四句漁諺:“水清如鏡,釣魚不靈;水像泥漿,釣魚泡湯”。水清如鏡,為什麽釣魚不靈呢?這是因為魚在水裏生活,是要有一定生存條件的,廣闊的天然水域為魚類提供了大量的餌料,魚類才能在那裏生活和繁殖;如果水域中水清如明鏡,既沒有水草,也沒有浮遊生物,魚在那裏無法生活,早已遷移了,自然釣不到魚;如果水質渾得像泥漿一樣的水域,即使有魚,它在水裏也看不見魚餌,也就不必下鉤了。只有選水質清潔,但也不是清澈見底或水質不太渾的水域施釣,才有收獲。當然,如果是受工業汙染的、不清潔的水域也不宜垂釣。

  3.根據所釣的魚選釣點

  不同的魚,喜歡棲息的水域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須根據所要釣的魚種的生活習性選擇不同的釣點。

  (1)釣鯽魚、草魚、鯉魚

  釣鯽魚、草魚、鯉魚的釣點應選在靠近草邊的地方。如河川、湖泊、水庫岸邊水流平穩、水生植物繁茂的地方,這些地方是釣鯽魚、鯉魚和草魚的最佳釣點。

  (2)釣鰱魚、鱅魚

  釣鰱魚、鱅魚的釣點應選在淺水區。鰱魚和鱅魚都是生活在水域中上層的魚,用海竿飛鉤酸餌釣它們時,把鉤餌投在遠處釣點的水底,當鰱魚、鱅魚在水的中上層遊弋時,聞到水底餌味,迅速下沈喝食而被釣上來。如果水深超過2米,魚在水的中上層遊弋,聞不到水底餌味,就不會下沈攝食,是釣不到它們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