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有效地避免了小魚的鬧鉤。漁諺說:“盛夏煩鬧鉤。”很多水域小雜魚較多,鉤餌入水,雜魚便將鉤餌掠去,特別是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雜魚多如牛毛,尤其是用拋竿串鉤上蚯蚓為餌時,餐條、麥穗、魚旁魚皮等魚會發瘋一般地掠餌。改為夜釣就可以解決小雜魚的鬧鉤問題。

    二、水溫適宜,溶氧充足

    夏季白天氣溫,水溫較高,水中缺氧,魚兒不是浮在水的表層吸氧,就是食欲不振懸浮在水中。傍晚後,因沒有日照,溫度下降,水體溫度與魚體的溫度接近。加之,晚風使水面產生波動作用,增加了水體中的溶氧,使白天厭食的魚兒胃口大開,吃食兇猛較容易釣取。

    三、夜釣針對魚的習性,提高了施釣範圍。白天可釣獲的魚類,在夜裏同樣能夠釣獲。夜釣的魚獲種類,可多出白天的一半,象鯰魚、黃顙、青魚、鮎魚、鯉魚。這些有喜弱光避強光習性的魚類,在夜裏的咬鉤率是白天咬鉤率的數倍。

    四、夜釣獲魚種多魚且大,水庫湖泊面大魚稀,加之周邊環境嘈雜,很多魚類在白天視覺條件好的情況下,都不敢近岸覓食,只有在夜晚寂靜時,才會遊向近岸,特別是個體較大的魚類,更是如此。象紅梢,斜頜細鱗鯝,翹嘴魚白這此生活於水體中上層的魚,也會因釣餌的誘惑潛入水體的下層索餌,從而提高了中鉤的幾率。夜釣不僅僅增加了釣獲的魚種,也增加釣獲大魚的概率。

    一、夜釣的用具。

    夜釣不同於白天釣魚,釣者身處在黑暗中,所以,照明用具成了夜釣的第一必備。

    用於夜釣的照明用具,可選擇應急燈、手電筒、馬燈、氣燈,或帶有燈罩的煤油燈。但無論使用何種燈具,都不能少了手電筒。這就是要求釣者不僅有備固定使用的燈,還需要有可機動使用的燈光。

    二、釣具。

    除了備足拋竿釣魚所必需的釣具之外,還需要準備一些報警用的漁鈴。如沒有用鈴報警習慣或嫌用鈴麻煩的釣友,可用透明膠把發光棒纏在竿梢上。如沒有鈴鐺又沒有發光棒,可用熒光漆塗抹在竿梢上,替代發光棒。並將其纏在竿梢上。這樣即使在黑暗中竿梢上有動作亦可一目了然。

    三、釣餌:

    夜釣應多備一些誘餌和鮮活的釣餌,如蚯蚓、小蝦、白蟲、昆蟲。特別是去水庫,湖泊夜釣。因主釣的對象魚不能確定,餌料必須備足。又因這些環境中的魚種類較多,兇猛肉食性魚一般都愛在光線較差的夜間出來覓食。如黃顙,鯰魚,翹嘴鲌等一些懼怕強光,喜歡黑暗習性的魚類,葷餌和蟲餌正好可以滿足它們的食性要求,可擴大適釣範圍。

    四、釣位選擇:

    夜釣時,最好能在天黑前到達釣場,選擇釣位時,要註意找到能夠同時放下多副拋竿的位置和便於釣者自由活動的空間。要求不要選擇直上直下,或是河岸較陡,釣位與水面有一定落差的地方,釣位上方最好沒有樹或是雜草的環境,以免拋投或揚竿受阻。所選釣點應以緩坡處,河灣為佳,其次為堤壩,緩坡處沿河道或網箱養魚處。

    五、先期準備工作:

    拋竿夜釣有許多事可以先做(白天做)。夜釣之前可以把該用的釣具一應俱全地備好。可利用白天的便利,多拋誘餌,提前把窩點做好。如時間允許的條件下,還可以把夜釣用的炸彈鉤團餌事前搓捏成團,用時只需掛上鉤子就可以。省去了在黑暗中摸索的麻煩。

    六、釣法:

    釣點不宜選擇太遠,一般離岸有30~40米的距離就足矣,因魚習性的原因,大魚和肉食性魚類,會趁著夜深人靜時抵達近岸索餌覓食。施釣前可先用炸彈鉤掛團餌投放誘餌。施釣時可用炸彈鉤釣,亦可用串鉤掛蚯蚓。昆蟲等葷餌釣取肉食性魚類。根據魚情采取適當的多變的戰術,適應不同的魚情。

    七、友情提醒:

    1夜釣的照明用具最好多帶,也不要獨自一人出釣。最好能約上三兩個同伴,以便相互照應。註意保護自己,帶足禦寒的衣服,當心著涼。像創口貼,多用刀,雨具,食品,飲用水一定要備足備齊。

    2事前先聽一聽天氣預報,對未來的氣候有個大概的了解,遇有雷雨大風的天氣千萬不要去水庫,湖泊夜釣以避免發生意外。

    3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水情復雜,在釣鉤出現掛底時,不可逞能脫衣下水,或擅自在水深處遊泳。

    4夏季夜釣,最令人難耐的就是蚊蟲的叮咬,特別是B型和O型血液的釣友最容易受到蚊蟲的叮咬。在出釣的前一天,可將風油精,花露水數滴放入水中,再把釣魚衫放在水中打濕,浸泡,然後撈出陰幹,這樣可以有效地避開蚊蟲的叮咬,也可在出釣時用風油精在衣服上滴上幾滴,但千萬不可滴在釣餌或沾在手上,以免汙染釣餌,使魚不咬鉤。在有毒蛇出沒的地方,最好事先能帶上蛇藥以防被毒蛇所傷。

    夜釣的季節

    我國地大物博,地理氣候條件迥異,南北溫差較大,因此,夜釣的時節與時段也各不相同。長江流域一帶,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公歷6月中旬)以後,氣溫在攝氏30℃,水溫在20℃時。而我國的東北地區,則要在大暑之後,(公歷7月中旬),比南方遲一月,甚至更長。能否進行夜釣不僅與季節有關,,還與溫度和水體的深淺有關。一般情況下,淺水升溫快,只要水溫達到20℃時,就可施釣。如果水體較深的話。那麽升溫就慢,它需要的日照就多。,特別是一些水深達10米的水域,可以夜釣的時間就更遲。在此之前,雖然可以提前一些日子,但從施釣的效果看,卻遠不如盛夏初秋季,進入初冬以後,有很多水體較淺(3~5米)的水庫湖泊,都已釣不上魚。但是有的水庫仍可釣獲。原因就是水深,溫度上升的慢,下降的也慢。寫這個事例的目的,就是想說明一下,自然水域夜釣的時間,季節是個主要因素,其次水體的深淺,水溫的高低和海拔的高低,都是不容忽視的客觀條件。何時夜釣?釣者應根據所在地氣候,溫度和水體的深淺及對象魚的習性,綜合考慮適時出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