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釣魚環境,對於初學釣魚的朋友來說往往束手無策,只能望“流”興嘆。所以,我們必須改變以往垂釣的習慣,及時調整垂釣方法來適應流水的情況。下面簡單介紹一些手竿流水釣法,也是筆者多年實戰經驗總結,歡迎與大家交換心得。

    一、減墜法。習慣臺釣懸墜的釣友有時候會碰到這樣一種現象,即使在池塘、水庫等平靜的水域裏垂釣,受大風、水底暗流的影響,浮漂會出現隨風而走或隨著水底暗流緩慢位移的現象,嚴重時會使浮漂傾倒或者慢慢沒入水中。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想改變懸墜的狀態,就要對鉛墜進行調整。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削減鉛皮,讓魚鉤帶餌後處於擦底或輕離底狀態,這樣即使發生較大位移,浮漂也不會傾倒。垂釣的時候,浮漂的信號基本和正常狀態下信號一致,但是要練就看走漂的習慣。我們在拋竿送餌的時候,要盡量在逆風向或逆流水的正常釣點提前一段距離開始拋竿,正因為有了這樣一段“提前量”,鉤餌會隨著浮漂線組緩緩移進窩子,保證更好地誘魚、聚魚和上魚。

    二、重墜法。在流水很小的情況下,如果不想看走漂釣,我們還可以通過增加鉛墜重量的方法來克服流水帶來的不利影響。具體做法是:選用大號浮漂,如果是立式浮漂,最好選用漂體粗大漂身略短的浮漂為宜。如果使用太空豆固定的鉛皮座,要將固定鉛皮座的上面的太空豆打開,並向上推移10厘米左右,使鉛墜變成通心活墜,來提高線組的靈敏度,這種方法也叫“釣跑鉛”。經過這樣的調整,可以克服輕微水流的影響,但是浮漂的信號反應就略顯單調了,為了保證上魚的成功率,一般釣鯽魚的時候要抓住浮漂下頓、上送或者黑漂等明顯信號,釣鯉魚、草魚等則抓黑漂比較穩妥。

    三、拉漂法。在水流稍大的情況下,用重墜法也會將浮漂拉入水中沈沒,這就要求在重墜法的基礎上,按照水的流速不斷地將浮漂沿主線向上推移來延長水線,此時也可以調高浮漂的目數,經過調整浮漂略傾斜在水面或者視標露出水面較高一些,才能確保浮漂不會被水流拉入水中。釣鯽魚的時候,浮漂會出現下頓、大幅度上送直至浮漂橫躺在水面,黑漂現象很少出現。釣鯉魚、草魚等多數為黑漂。

    四、無漂法。在水流湍急的時候,上述方法都不能將浮漂立於水中的時候,就需要使用無漂法了。具體方法是:將浮漂卸下,加重鉛墜確定不被大的水流沖起,調整手竿支架角度,將竿稍調整到離水面10-20厘米左右。正常拋竿後,線組會隨著水流整體快速移動後而繃直,此時魚線與竿梢形成一定角度,竿稍也會受到水對線組的拉力而變得略彎。建議使用超硬調2.7米-5.4米手竿為宜,魚竿太長則不利於觀察,如果遇到刮風天氣竿稍就會隨風擺動。通常魚咬鉤的時候會出現以下幾種信號: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