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山縣兩城鄉房頭村有四組特殊的捕魚隊伍,他們就是利用魚鷹捕撈的傳統捕魚隊。這些漁民平均年齡都在45歲以上,最年長的已經從事魚鷹捕魚40幾年,其中老屈帶領的捕撈隊是人數較多的一隊,他們每當過了小雪後便開始捕魚一直到開春。記者尋找到了這些漁民並跟隨他們體驗了一次水上生活。
2月23日上午8點半,十幾艘漁船停泊在獨山湖上,魚鷹就站在船的桅桿上直視前方,準備完畢,出發!十幾艘船啟程,開始了一天辛勞的工作。“我們這裏形容人翻臉不認人就說他是魚鷹,因為魚鷹從不認主人只認得船。”老屈告訴記者,魚鷹從不認人,只能靠系在腿上的繩子顏色辨別是誰家的魚鷹。
當記者沈浸在獨山湖的美景中還未回過神時,捕撈工作已經開始了。漁民們把魚鷹放入湖內,用一根竹竿敲打湖面,這是提醒魚鷹要開始工作了,只見一只魚鷹迅速把頭伸入湖內,擡頭便把一只大魚吞入脖中,脹大的脖子似乎在告訴我們這條魚夠分量。“我們這一組80多只鷹,每個捕撈周期最多時能捕到2000多斤魚,最少時大約500斤。”老屈告訴記者,這魚鷹本事大得很,養到兩歲就會捕魚,因為它的特殊技能,現在市場上魚鷹的價格已經漲到1000多元一只了。
從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八個半小時連續捕魚,捕撈隊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一整天都在湖上漂著。據老屈講,只有大年初一那天休息了一天,初二便來捕魚。返程的時間到了,這時漁民們便開始犒賞忙碌了一天的魚鷹,他們把捕來的小魚當作獎勵讓魚鷹分食,等它們吃完後再將魚鷹統一收回船上,收拾妥當返程開始。這時的漁民們才可以稍微放松一下。
到了岸,隔壁莊上來收購魚的村民已經在此等候了,魚一搬上岸便開始稱重量談價錢,沒一會工夫便被收購一空。“這一個周期能賺7000至8000元,但一年中只能在這段時間裏捕撈,年輕人嫌賺錢少都去打工了。”老屈無奈地告訴記者,魚鷹捕撈隊現在正處於後繼無人的尷尬境地。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