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漁民「放長線釣大魚」
臨高一家深水網箱養殖基地裏,工人們正在捕撈金鯧魚。
"今年我準備再投入1500萬元增加200口深水養殖網箱。”昨天上午,瓊海潭門漁民盧傳安向記者透露了他的海洋養殖業“擴張”計劃,“讓更多人吃上三沙魚”。
盧家世代“耕海”,在南海珍稀漁業資源逐漸稀缺時,從事深海捕撈業多年的盧傳安決定走另一條挖掘“藍金”之路進行深水養殖。他說,深水養殖業可以避免傳統近海養殖對海洋環境的破壞。同時,深水養殖的魚蝦生長較快,無需用藥,肉質好,沒有汙染,是綠色產品。
2011年3月,盧傳安註冊成立了一家漁業公司,並在西沙晉卿島附近海域啟動了深水網箱養殖項目,養殖老虎斑、軍曹、龍膽等名貴深海魚種。“這是個高回報的行業。去年,我的160口深水網箱,給我帶來了2000多萬元的收入。”盧傳安說,“深水養殖的魚蝦生長快、效益高,但要擴大養殖數量,才能抵減海上較大的運輸成本。”盧傳安希望有更多人投入深水養殖業,“形成規模後產業前景會更廣闊”。
其實,盧傳安的“擴張”計劃不僅僅盯住了海洋,他還打算在陸地上“擴張”:“我已經在潭門要了一塊地,準備建設冷藏庫和加工廠。”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