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雨,汙水漫入湖汊,養殖戶楊愛國損失慘重。昨日,心事重重的楊師傅不小心又將左腿摔成骨折。
59歲的楊師傅家住江夏區金口街。2005年起,他承包了當地後湖汊子近200畝水域養魚,可本月17日以來,湖汊裏的魚陸續泛白、死亡,楊師傅一下慌了神。
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水體渾濁,水面漂著大量死魚,打撈的死魚成堆放在塘邊(如圖1),已經腐臭。楊師傅說,去年下半年,他前後投入了幾千斤魚苗。“魚都死了,每天僅撈到幾個田螺,這咋辦啊?”楊師傅心急如焚,如今又過了投魚苗的季節,損失高達十多萬元。“都是排汙惹的禍!”楊師傅指著一堤之隔的排汙溝(如圖2)說,前些天下大雨,汙水溢過來了。沿著排汙溝往上走,記者找到一個數十畝的蓄水池,池水像墨汁一樣,發出陣陣惡臭。楊師傅透露,這些汙水流出後,經過水溝排進了後湖。
記者在湖邊看到,排汙口堆有許多石灰。後湖養殖場負責人說,石灰是處理汙水消毒所用,效果並不理想。“這裏每天死幾百斤魚,和汙水排放有很大關系。”他說,後湖水域有3000多畝,汙水對水質影響極大。
那蓄水池的汙水從何而來呢?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一條約80厘米寬的排汙管道,管道內的汙水又稠又黑,惡臭難聞。順著管道,記者發現,排汙溝源頭來自附近一家畜牧公司。記者欲入內了解情況,遭工作人員拒絕。工作人員稱:“此處汙水經過環保局監測,經過沼氣池過濾,沒有問題。”
隨後,記者將相關情況反映給江夏區環保局。區環保局負責人表示,他們已接到相關投訴,並已到現場取樣本,做進一步檢測。一旦確定此處存在汙染問題,將責令相關單位整改。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