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消息,近日,冷暖氣流交替頻繁,針對這種現象,山東省梁山縣水產局技術人員深入到塘邊,指導養殖戶采取措施應對倒春寒可能對春季漁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

1、加強水質管理。春季遇到低溫陰雨和忽冷忽熱天氣時應及時換新水,最好能換水17~35厘米,以改善水質。此外,在低溫條件下,由於光照強度不大,水體藻類繁殖受影響,池底容易累積各種有害有毒物質,一旦水溫突然升高,會造成大量有毒物從池底翻起來,引發魚病,應該提早預防。建議使用微生物進行調節,如光合細菌,每畝2~3公斤。

2、減少對魚的拉網操作。低溫時最好不要捕魚,容易使魚受到驚嚇、劇烈遊動,造成損傷,從而引起水黴病、出血病等易發感染性魚病。

3、註意調節投餌。低溫陰雨天氣會影響魚的攝食能力。當池塘水溫高於15℃時,可適當投放精飼料;水溫低於15℃時不投精料,只投青料;水溫低於10℃時,少投或不投青料,但仍可施放人畜糞便,但施放數量不宜多,以防水質變差。

4、註意防治病害。倒春寒天氣易使存塘魚感染寄生蟲,應註意預防指環蟲、錨頭鰠、車輪蟲等。

5、加強巡塘。冷暖氣流交替頻繁時段要加強巡塘,觀察魚的吃食及生長情況,保證魚苗吃飽、吃好,以增強抗寒能力。

對於降溫期間的魚類而言保溫是關鍵,只有將水溫維持在魚最適生長範圍,魚才能健康成長;另外還要保持水質穩定,為魚類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