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召開的2013年全國釣魚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成立一年多來,我國釣魚競技活動在法製化和標準化方面得到進一步加強,競技釣魚逐步形成較為科學的積分系列賽製,競釣技術普及與提高也得到了有機的結合。

中國釣協釣魚競賽活動的組織舉辦也進一步融入地方體育文化、生態旅遊、產業轉型、城市名片打造之中,充分發揮了體育的多元功能。但當前,中國釣魚界仍然存在一些急需重視解決的重點問題,今年,有關方面將在這些細節方面下大力氣完善。

加強協會建設 促進體製改革

由於體製原因,長期以來,國家級非奧運項目協會存在“抓市場人手不夠、搶市場政策不夠、養市場資金不夠”的問題。而在一些地方協會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位上的邊緣化、思想上的老齡化、行為上的私人俱樂部化”現象。

由於事業單位與社團組織兩種性質的結構組合而產生的管理政策上的矛盾,在短時期之內還無法解決。完善社團內部治理結構,是目前迎接真正社團管理改革到來的綢繆之道。

在管理體製未改革的情況下,中國釣協也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譬如通過借外力、用外腦來彌補“三個不夠”帶來的問題。在目前狀態下,施行了委托賽事服務運營商製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力和競賽實物贊助中的問題。中國釣協也希望各省市協會能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網絡,努力組織和開展廣大釣友喜歡的垂釣活動,創造新的氣象。

完善工作製度 實現全國聯動

工作製度上的全國聯動涉及競賽管理、裁判等級、運動員等級三個主要層面。中國釣協已建立競賽合作夥伴製度,這一模式在釣魚企業的支持和媒體的支持上力度很大。而各地承接舉辦全國性競賽活動,對各地的整合、盤活資源、提升資源質量也是有益的。

在競賽管理上,中國釣協希望各省市協會建立相應的選拔賽製,加強全國錦標賽的高水平及代表性,與國家協會一道,對各類賽事加強管理,形成審批製度,保障競技釣魚的健康發展。

在裁判培養上,今年,總局社體中心、中國釣協已頒布《全國釣魚裁判管理辦法(試行)》。目前,有的省市協會還在培訓和審批國家一級以下裁判,有的省市則停滯了。中國釣協希望各省市協會能重新啟動這一項目,實現國家級裁判隊伍的等級遞進。

在運動員等級評定上,2011年,總局社體中心出臺了《中國競技釣魚運動員技術等級暫行管理辦法》。迄今為止,針對2003至2012年總局社體中心直管期間的參賽運動員,目前已評定72位選手獲得一、二、三級競釣大師資格。希望各地在建立省市積分比賽的基礎上,盡快啟動運動員競賽積分製度,實現全國競技釣魚運動員等級的有序晉升工作。

樹立公益形象 加快新項目推廣

中國釣協是一個有著自己使命與理念的專業社團組織。“愛釣魚,愛生活”,這是中國釣協成立以來的宣傳語,也是一種新的釣魚理念的詮釋。

今後,在具體的釣魚活動引導中,要進一步著重宣傳“捉與放”的關系。在這方面,競技釣比賽中解決得很好,但在自然水域個人垂釣中急需引導與改進,因此,中國釣協作為釣魚項目的專業性、服務性團體,急需出臺《中國自然水域垂釣指導標準》。也希望新聞媒體加強這一理念的研究、傳播和輿論引導。

據了解,中國釣協將進一步加強垂釣活動的趣味性,加強競賽的細節雕琢,加強垂釣與承辦地市民之間的聯系。針對中國現有魚水資源的狀況,有關方面也將適當引進新的項目,譬如舟釣、拋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