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湖南桂東舉行了“2013年漚江流域魚類增殖放流儀式”,50余萬尾草魚、鯉魚等五個品種的魚苗、魚種從縣城漚江河段水面觀光走廊投放入水,為該縣水域註入了新生力量,也為湘江水域生態平衡提供了源頭保障。

桂東是湘江一級支流耒水、洣水的源頭縣,也是東江湖的主要源頭縣。桂東的水80%流入東江湖,經耒水匯入湘江、註入洞庭湖;20%的水經泉江匯入贛江流入鄱陽湖,稱“水匯雙溪”,該縣青山綠水之間孕育了多樣的水生、野生動物資源。近年來,桂東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環保意識和漁業法製意識,以懸掛標語、發放宣傳資料、電視網絡等為宣傳載體,每年開展集中宣傳活動3次以上,並在各村組人群密集地張貼“加強野生動物保護”通告。同時,各部門聯合行動,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人為等因素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行為。

此外,桂東縣在2011年向漚江投放了10萬尾魚苗的基礎上,今年追加投放50余萬尾魚苗。今後,該縣將依據縣內水域、魚類增殖情況以及季節特點,適時追加魚苗投放,保護桂東流域的生態環境。

在水資源汙染防治工作方面,該縣於2011年出臺了《桂東縣漚江河道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每年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河道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打擊非法采砂、挖土洗砂、影響行洪、破壞水生態環境、涉河涉水違法建築等違法行為,形成河道管理管護的長效機製,保護水域生態環境。

2102年,桂東縣啟動流源礦區歷史遺留含砷廢渣綜合治理工程。該工程將對流源砷製品廠及增口坳堆放的23.6萬噸含砷廢渣進行安全處置,根據廢渣中的砷含量,結合廢渣穩定化、固化工序,建設一座庫容為18.16萬m3的廢渣填埋場,是桂東縣第一個中央預算內投資的環境治理工程,也是該縣第一個湘江流域重金屬汙染治理工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