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沸沸揚揚的廣州“鎘大米”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人們關心的話題是,怎樣吃到安全的米,什麼樣的米才是安全的。
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在甲魚池裏和甲魚一起生長的清溪香米,為保證消費者每次買到的大米都是新鮮的,從這個月起開始采用全新的會員製統配統送模式。
浙江德清清溪稻米合作社(清溪鱉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王根連說,“陳米的口感往往不如新米。原來,我們平常吃的大米,只要谷粒脫殼製成大米後一個月,米粒的生命就已經結束了,新鮮感很快就會喪失。谷粒其實就是稻米種子,它的保存期是很長的。經研究發現,如果將稻谷烘幹,含水率在14%以下,溫度控製在零下10℃至零下20℃,濕度低於40%,那麼這些稻谷的壽命將可以達到75年。即使將稻谷置放於溫度0℃至5℃、濕度40%至60%的環境中,它的壽命依然能有3年至5年。”
為了保證大米的新鮮,清溪香米開始采用全新的會員製,有計劃地生產、加工和配送。“每個月根據市場的需求將稻谷進行加工,沒有加工的稻谷在收割以後,經幹燥後直接放入15℃以內、相對濕度60%以下的冷藏庫貯存,讓它至少保存1年以上的壽命,正好和第二年新產的稻谷接上。”
從2011年開始,清溪鱉業正式推出了“稻鱉共生”的模式,在甲魚池裏種香米,整個生長過程不施肥、不灑農藥。甲魚不僅能幫助除草、耘田,還爬來爬去,既吃害蟲又影響了害蟲的繁殖環境,有著明顯的防蟲作用。而且每天排出的糞便則是水稻最好的有機肥。
目前,這批清溪稻米經浙江省糧油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鎘、鉛等重金屬殘留遠低於國家標準,敵敵畏、三唑磷等農藥殘留檢測值均為0。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