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高溫,把永康城西新區後金龍水庫的水烤幹了大半。
昨天下午3點,水庫裏泡著二十來個抓魚的人,有的用網拉,有的用手抓。岸邊停著七八輛小車、貨車、助動車。
曹先生剛爬上岸,他已在水裏抓了1個小時,只收獲了兩條鯽魚。
“你是怎麼抓的?”
“人站在水裏,手腳攪動下,有魚浮上來,一下就抓住了。”
“你不怕熱啊?”
“涼快著呢。家裏沒有空調,開個風扇悶在家裏,還不如浸在水裏涼快。”
“水有多深?”
“不深。淺的地方二三十厘米,深的地方剛到我胸部。”
曹先生身高一米八,到胸部一米六左右。除去淤泥,水面也就一米左右。
他說,剛抓的魚不夠一頓吃的,準備買幾條回去。
緊接著,顧先生上了岸,他的網兜裏有紅鯉魚、鯽魚、烏鰱。鯉魚有一斤多重,鯽魚都在半斤左右。憑手感,有七八斤重。
這是他抓了3個小時的成果。他說,三四天前,就有人在這裏抓魚了,有的能抓到五六十斤,現在沒什麼魚了。
水庫裏的魚為什麼能隨便抓?
後金龍村的馬村長說,這個水庫屬於附近的三個村,外包給他人養魚,曾放養過不少魚苗。自去年起,沒人承包,水庫處於失管狀態,每天抓魚的人不下百人。
為什麼很多人不用任何工具就能抓到魚?
永康水務局水產專家朱新丁說,在高溫、水面較淺且較渾濁的情況下,魚兒處於缺氧狀態。難怪被他們一逮一個準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