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起,湘江衡陽段發現大量死魚,繼而湘潭、株洲段出現。8月26日,記者從湖南省畜牧水產局獲悉,經專家檢測分析,此次湘江衡陽段、湘潭段、株洲段局地出現死魚的原因,屬於非正常死亡,排除了魚病和人為投毒兩種可能,此次魚類死亡原因還未最終鎖定。

    據悉,湘江出現死魚之後,畜牧水產部門組織工作人員打撈死魚並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這些水域已恢復正常,沒有出現新的死魚。湖南省畜牧水產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此次湘江死魚事件之後,漁政部門將加大湘江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的力度,盡快恢復湘江天然水域的漁業資源的豐富性,並將進一步加大對天然水域魚類生存環境的監測。

    對於這一檢測結果,省環保廳法宣處處長陳戰軍表示,環保部門對於事發水域的水質進行檢測,測了一百多種因子,沒有發現可疑汙染情況,確實只有溶解氧流域性水體偏低、有的嚴重缺氧。溶解氧偏低的情況對水質安全並沒有影響,但是對江內的水生物有影響,魚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會缺氧致死。陳戰軍在8月2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曾介紹,環保部門對衡陽、株洲、湘潭等地的水質監測結果顯示,衡陽至株洲段的湘江大面積出現溶解氧偏低情況,其中株洲昭陵碼頭的溶解氧最低。

    省畜牧水產局相關負責人建議,漁業、環保、農業、水文等部門形成聯合應急調查取證處理機製,在出現魚類死亡等突發性事件時,便於第一時間全面掌握情況、得出原因,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