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礁位於大連南部海域,距離老虎灘漁港20海裏左右。財神礁由一些大小不等的礁石組成,平均水深在30~40米之間,最大水深50米。在這裏棲息的魚種繁多,常見的有黑魚、黃魚、鱈魚、鬼頭刀、黃條鰤(本地俗稱黃鰹子)。去年8月我曾來過財神礁釣點,漁獲只有單尾20斤左右。最近,得知有釣友釣上來單尾38斤以上的大物,我們3個釣友再也按捺不住了,決定去財神礁一探究竟。隨後,看天氣潮水、聯系船家,最終確定8月25日的船期,目標黃條 和鬼頭刀。

    仨釣友開釣財神礁

    一時無魚閑看日出美景

    8月25日,清晨4點仨釣友相約老虎灘漁人碼頭。4點30分乘上快艇朝著財神礁方向飛奔而去。航程中,上輪、打線結、綁假餌……大家各自準備裝備。40分鐘後,順利到達釣點。船長一聲令下,各就各位,戰鬥開始。瞬間,三支85克的鉛筆路亞成拋物線狀飛出船艙。浮水開鰓的路亞不吃,那就換沈水的,沈水的不吃就換浮水的鉛筆,可經過無數次拋餌換餌後始終無魚光顧。

    好長時間沒釣魚了,偶爾一次高強度的拋投頓時感覺有點疲憊,坐下來休息時,一輪紅日從東海地平線緩緩升起,紅日周圍,霞光盡染無余。雖然此次目的是來釣魚的,但看到難得一見的美景,大家紛紛掏出相機,拍下日出最美的瞬間。

    由拋投改為拖釣

    突然竿頭大彎有魚上鉤

    休息過後繼續拋投。大家盡量在黃條鰤起拍子的時候拋餌,不過那天的魚起拍子的頻率不是很高。隨著太陽的升高,海面氣溫越來越高。在整體魚況不佳的情況下,大家商量過後決定改變釣法,由拋投改為拖釣。這樣節省體力,還能涼快一些。換好拖釣的路亞假餌,將魚竿插在船後,用兩支魚竿來拖釣。船長以5節的速度緩緩行駛,假餌順著船槳推出的水流慢慢地放出200米左右。為了防止中魚後大魚將魚線拉光,輪子內保留100米線,也將輪子的剎車力調到5公斤左右。

    三人目不轉睛地盯著竿梢的每一個細小的變化,竿梢被魚餌拉得不停地點頭。快艇在離島岸邊半徑500米的範圍內持續行駛了1000米左右,突然魚竿大彎,紡車發出吱吱吱吱清脆的泄力聲,輪子裏的線也嗖嗖地以每秒5米左右的速度向外出。就在三人剛意識到中魚時,突然海面躥出一條1米多長的鬼頭刀。旁邊的釣友立刻通知船長中魚減速,此時我迅速將魚竿拔下,雙手緊握魚竿,快速收線。開始的十幾圈線收得很輕松,忽然一股強大的拉力從竿梢傳來,差一點竿梢就插入水中,能感覺到這是一條比較大的魚。旁邊的釣友此時將肚頂捆在我的腰上,將竿尾插在肚頂上,博魚就輕松了許多。

    半坐船頭博魚

    拉上體長1米多的鬼頭刀

    大魚經過第一次出線之後,沒有再次發力,我就擡一次竿收一圈線,一點點往回收。從收線時魚竿彎成的弧度,大家都猜測這應該是一條30斤左右的鬼頭刀,但是以自身經驗,大連地區30斤的鬼頭刀很少見。好了,先不管魚多大,拉上來再說。接著一圈一圈收線,看了一下輪子還剩大約50米線。拉得越近這條魚就越往右側橫著使勁,我也只好隨著魚遊動的方向,從左船舷移動到了船頭。船頭開闊,於是我就半坐在船頭博魚,50米線也所剩無幾。起初,平靜的海面就能看到一根魚線筆直的斜插入水,漸漸地從海中慢慢浮上一條綠色泛著金黃的鬼頭刀。我緩緩地將魚拉到船舷邊,站在後面的釣友也早已拿著刨鉤蓄勢待發。只見他一個箭步探身輕松將魚提進船艙。

    這是一條體長1米多目測在20斤的鬼頭刀,船長興奮地說,在財神礁釣這麼多年魚,第一次釣到個體這麼大的鬼頭刀。身旁的兩位釣友也洋溢著喜悅,連說:“好大的鬼頭刀,太漂亮了。”因為鬼頭刀身體顏色艷麗,所以大家抓緊時間輪流和大魚合影。因為這條魚太大,放進35升的冰箱後,整條魚的尾巴露在外面,無法將冰箱蓋嚴。在余下的時間沒有更多釣獲的情況下,為了保證魚的新鮮度,我們決定收竿回港,下次再戰。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