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金秋,各種爆箱傳說紛紛傳來。定一條好船,成了比較困難的事。近日,糾集了釣友,硬拖上同學(純新手),早上7點趕到旅順大口井村泊船之地,要乘坐一艘木船過過癮。按照當天潮汛,早晨和下午各有一流適合釣魚,我們走得晚,目標是下午那一流。沒成想,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船老大修船,最終我們在10點多終於駛出港口。
撈浮球網上漂亮小魚
船老大是個老爺子,努力讓木船跑得快一些,奈何船大馬力小,這一路還是頗費了一些時間。不過在漫長的路途中,卻有一個意外發現。海上有一些漂浮的養殖用浮球,船老大就讓我們給撈上來,上岸後可以賣給養殖場。船頭的兩個大哥負責這個活,一路走過去,遇到浮球就撈。
“呀,這是啥?”船頭大哥一個網抄下水,撈上來一個浮球後,興奮得大叫,我們一看——太漂亮了,兩條五六厘米長的小魚,出現在網抄裏,鵝黃色的身體上是黑色的斑紋。大家都當稀奇看,我們幾個從來沒見過這玩意。
趕緊拍照之後,將兩條小魚放歸大海。關於他們是什麼魚,我們一時判斷不了,但認為這是熱帶魚種,至於為何會出現在大連海域,不甚了了。
遭遇“鬼流”釣獲寥寥
船跑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到達釣點,沒想到卻遭遇了最不願看到的“鬼流”。何為“鬼流”?船老大解釋說,就是海水表面上往一個方向流,但是海底的水卻往另一個方向流,究竟為何會會出現這個情況,沒人能搞清楚。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遇到“鬼流”,基本這一天就別想釣到魚了。我的心立馬涼了,因為今年夏天在柏嵐子遭遇了一回“鬼流”,全船7人全部空軍。當時滿海都是垃圾漂浮,是被不同方向的流水擠壓到海面上來的,而今天果然也是能看到不少垃圾。
船老大努力擺弄船,我們的釣組卻總也打不到釣點上。無奈只好換點,當天一共換了六七個釣點,我們蹦星釣了幾條魚。最後天黑才上岸,盤點戰果,我釣的最少,只有兩條。船上6人中,最多的也只釣了十幾條魚。不過我同學雖然只釣了4條魚,卻極度興奮,說這活動太好玩了,既鍛煉身體又有意義,堅定的說要買一套船釣設備,加入海釣大軍。而我的心思卻在那兩條不尋常的小魚身上,我急於知道這究竟是什麼魚。
多方求證小魚是石鯛
晚上回家,把拍的小魚照片傳給一些釣友看,有人說是南方的石鯛,有人說石鯛不是這個顏色。最後查閱百度發現,石鯛在幼魚時期,正是鵝黃色加黑色斑紋,略大後變成白體黑色斑紋,越大顏色越發灰,斑紋越淡。石鯛在幼魚時期有跟隨海藻漂浮的習性,喜吃殼類生物,而我們發現的浮球上有密密麻麻的小海虹,這些都跟我們發現的小魚契合,那麼可以斷定我們意外發現的正是石鯛。
有經驗豐富的釣友告知,這種魚在大連還是能夠看到的,多年前在北大橋常能釣到,大連本地人稱之為七道杠或者九道杠。釣友醉蟹2010年在財神礁海底潛水時,曾意外拍到一條半大白體黑斑紋的石鯛,引起大家的關註。看來這石鯛在大連海域確實有,只是沒聽說有誰釣到過大的石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