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岐安村一間20平方米的小民房裏,福州大學機械學院三名大四男生通過自建小漁場,飼養了數千只魚苗,並在淘寶店和實體店銷售,不僅實現了自己兒時養魚的夢想,平均每月還能有上萬元收入,成為校園小有名氣的“賣魚人”。
自建小漁場,養著七八千條魚
福州大學機械學院三名大四學生郭榮基、郭傳滿、蔡平均是福大有名的“賣魚人”,不僅開淘寶店,在福建師大西門學生街還有一家實體店,魚都來源於他們在大學城附近岐安村民房裏自建的小漁場。
近日,記者跟隨郭榮基探訪他們的漁場。這漁場是由兩間小房屋組成的民房,總面積約20平方米。一間小屋裏用泡沫板建著一個約六平方米的恒溫室,另一間則四面漏風,只簡單地搭了個頂棚。
不大的屋子被地上幾十個瓶瓶罐罐和數個大水箱擠滿。郭榮基說,漁場雖小,魚兒數目可不少,目前這漁場裏共飼養著七八千條魚。他說,因為這些魚都是體積較小的觀賞魚,且還處於繁殖期,魚苗小看不出來。等魚長大了,這些魚價值十幾萬元。
郭榮基說,他們現在每月成本支出大約一千多元。旺季時,每月收入則能有上萬元。他們從大二時開淘寶店賣觀賞魚,到大三,還開了家實體店,大三下學期才開始做漁場。
他說,觀賞魚市場很大,利潤也高,一只幾厘米長的小魚均價能賣幾十元。由於他們賣的主要是泰國鬥魚,只能從泰國進口,且很難飼養,他們曾賣過170元一只。隨著銷售規模擴大,他們不再滿足於從批發商進貨,而是希望自建漁場養魚,將成本和利潤率控製在自己手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