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1時許,在浦東新區其昌棧渡口至泰東路渡口,幾百米長的濱江岸邊出現離奇一幕:近百名市民拿著捕撈網、水桶等,在黃浦江裏撈魚!“上遊剛有人放生,他們就在下遊‘守株待兔’撈魚,太不道德了!”網友“小巷總理”向本報微博爆料平臺反映。
 
魚兒成群漂浮水面
 
目擊者稱,當時,從浦東新區其昌棧渡口至泰東路渡口,沿江站滿了趕來撈魚的市民。他們拿著捕撈網,爭先恐後在黃浦江裏撈魚。說也奇怪,這些魚兒紛紛漂浮在水面上,且還有些“昏頭昏腦”,不一會兒就被大大小小的各色捕撈網“擒獲”。如此密集的魚群從何而來?原來,附近上遊有不少善男信女正在放生,他們把一桶桶魚兒倒入黃浦江。因為一下子難以適應黃浦江的水質及環境,所以魚兒才“昏昏沈沈”地漂浮在水面,且三五成群紮堆,給了撈魚者可乘之機。
 
目擊者看到,被捕獲的魚兒五花八門:黑魚、草魚、鯽魚、鰱魚……有兩個中年婦女,撈了滿滿一大桶,哼著小曲,興高采烈地滿載而回。
 
如此“渾水撈魚”的行為受到不少路人譴責。“別人前腳放生,你們後腳撈魚,這樣太不道德了!”對於指責,有的撈魚者嬉皮笑臉,也有的撈魚者怒目相向。
 
一直到下午1時許,撈魚的市民才逐漸散去。
 
盲目放生值得商榷
 
在新浪微博,記者看到,鼓勵在黃浦江放生的微博比比皆是。知情人稱,某個周末,20多名市民一早便來到水產批發市場,根據事先商定的品種、數量,從批發商那裏購買了數千斤鮎魚、螺螄、鯽魚和蝦等大量水產品,一輛載重6噸的大卡車被塞得滿滿當當。隨後,開至黃浦江邊,滿車的水產品被傾倒在黃浦江內。
 
善男信女花一大筆錢,把魚兒從菜市場“拯救”出來,放生到黃浦江,但這麼做真有意義嗎?
 
一名水產戶表示,買來的魚是在魚塘長大的,突然放到黃浦江,會因為適應不了環境而死掉,放生的意義不是很大。如有善心,還不如放一些魚苗,讓它們從小在河中長大,對保護環境也有好處。
 
上海海洋大學一位教授指出,從保護漁業資源的角度來說,放生是好事,但是一定要註意放生的魚種、放生季節、放生區域等問題,否則,放生等於殺生,還會造成水體汙染、破壞生態系統平衡。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