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道,布裏斯托爾大學的科學家認為這種多骨魚在20年時間裏的身長便可達到9米左右,38年後,它們的身長可達到16.5米,超過鯨鯊。1886年,著名古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尼科爾森-利茲首次發現這種巨魚的化石。不過,由於發現的只是化石碎片,利茲無法確定身長。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1.6億年前的巨魚化石,身長達到52英尺(約合16米),超過奧運會遊泳池,體重則遠遠超過一輛雙層巴士。這種巨魚被稱之為“Leedsichthys”,以浮遊生物為食,與恐龍在同一時期滅絕。
布裏斯托爾大學的科學家認為這種多骨魚在20年時間裏的身長便可達到9米左右。38年後,它們的身長可達到16.5米,超過鯨鯊。1886年,著名古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尼科爾森-利茲首次發現這種巨魚的化石。不過,由於發現的只是化石碎片,利茲無法確定身長。這一次,科學家將化石碎片拼接在一起,而後根據鰓部位置確定身長。
Leedsichthys的體重據信可達到21.5公噸,與兩輛雙層巴士或者3頭非洲象的重量相當。這種巨魚的壽命在40歲左右,嘴巴巨大,充當一個真空吸塵器,吸入成千上萬的小魚、小蝦以及水母。中國昆明大學和布裏斯托爾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傑夫-裏斯頓表示:“Leedsichthys的骨架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留給我們的只有碎片。因此,我們只能估計它的體型。發現生活在這一時期的巨型濾食性魚類具有重要意義。它的發現是一個重要證據,證明侏羅紀時期的海洋浮遊生物數量發生重大變化。這對於我們了解現代海洋的生物生產力以及生產力如何隨時間發生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裏斯頓說:“我們對大量標本進行了分析,不僅僅包括骨骼,同時也包括它們的內部結構——類似於樹木的年輪。通過這種分析,我們獲取了有關其年齡和體型的信息。根據我們的研究,這種濾食性魚類的腮部進化出一種獨特的網格狀結構,幫助它們在海水穿過口腔時過濾出浮遊生物。這種結構非常脆弱,很難保存,與蜂巢的網格結構類似。它能夠起到拖網的作用,用於捕獲浮遊生物。它的效率極高,讓Leedsichthys生長出巨大的體型成為一種可能。這種網格狀結構與我們今天在濾食性魚類和鯨魚身上看到的類似結構截然不同。它采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解釋類似問題。”當前身長最長的多骨魚是皇帶魚,身長可達到17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