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海南“冬交會”海洋漁業館極具特色,23家企業共展出了170多種產品,其中包括水產養殖品、海鮮加工品,海洋生物製藥品以及裝飾品等。其中兩米多長的大馬鮫魚和可生吃的牡蠣尤其引人註目。

2米長馬鮫魚生吃牡蠣亮相冬交會 產品可溯源

  馬鮫魚是海南省重要的深海產品之一,雖然擁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因海南的地理位置和保鮮技術的局限,海南馬鮫魚難以打開更大的市場。此次冬交會展出的大馬鮫魚捕撈自南海海域,經過世界領先的低溫快速微凍技術處理。該技術由海口一家速凍公司研發,因技術成本高,此前只在金槍魚等高檔水產品的保鮮上有所應用。此次借助馬鮫魚對高端技術進行推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海南海鮮產品保存的瓶頸問題,讓海南更多的海產品銷往更遠的地區。據該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已經有多家企業就此項技術的推廣運用問題與其接洽。該公司的的負責人還表示,希望今後公司生產出售的每一片魚肉都可溯源,即捕撈地點、加工地點、以及銷售地都可以追溯。

  牡蠣在海南是種常見的海鮮。而可生吃的牡蠣,目前在中國也只有海南才能生產。此次在海洋漁業館首次亮相的可生吃牡蠣吸引了眾多的觀眾。生產這種牡蠣的企業集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通過前沿的技術對生產的牡蠣進行全過程的追溯。

  海南是全國海洋面積第一的省份,但由於產業結構不合理、海洋科研力量不足等問題,相較於廣東、山東等省份,海洋生產總值較低。近年來,海南省積極推進“海洋強省”戰略,根據海南省提出的海洋經濟發展目標,到2020年,海南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占GDP的比重將達到35%。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