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開始一年來,效果如何?昨日,17名市、區人大代表前往臨江鎮、鳳凰湖工業園汙水處理廠等地,考察工程進展情況。

重慶 臨江河整治後變清了 釣魚的人回來了

  曾有白泡子的河水變清澈了

  代表們首先到訪臨江場鎮河段綜合整治工程現場。一下車,區人大代表魏福娟就喊了出來:“有人釣魚啊。”原來河流兩岸坐著四五個釣魚的人。河水看上去很清澈,也無異味。

  魏福娟的家緊挨陳食鎮境內的臨江河段。據她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父親經常給家人打魚,不需費多大勁,就能打滿滿一桶。到了晚上,人們還喜歡去河邊撿隨處可見的螃蟹。

  到了後來,河裏的魚蝦越來越少,河水開始發臭。“河水都是白泡子。氣味難聞。”她說。

  “看這個水,今年怕是要施肥哦。”隨著臨江河水漸漸恢復了往日清澈,魏福娟現在又有點擔心:過去河水中化學元素過多,拿來澆灌莊稼後,都不敢再用其他肥料,怕燒死作物。今年河水變清,恐怕要給莊稼施肥了才行。

  此地最大汙染源為生活汙水

  臨江河最大的汙染源是什麼?從環保部門提供的數據來看:城鎮生活汙水。

  臨江河流經13個鎮街,有人口約76.4萬,年產生垃圾總量約16.6萬噸。該流域僅有來蘇、來儀、永隆、青峰和永九中5個集鎮有汙水處理廠。第二大汙染源是農業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流域內規模畜禽養殖場有150戶,年產生汙水約1.52萬噸。養魚場(戶)575戶,年產生汙水104.1萬噸。

  從數據上來看,工業企業並不是汙染大戶。那鳳凰湖工業園區企業的汙水去哪裏了?

  答案是鳳凰湖工業園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汙水可以滿足基本農業用水需求。該汙水處理廠今年4月竣工驗收。人大代表們昨日走訪了這座汙水處理廠,一位工人現場用玻璃杯提取了未經處理的汙水和處理後的水,從外觀上即可看出兩者區別。

  記者了解到,目前尚有一個巨大的汙水處理池處於閑置狀態,同時獲悉,港橋園區汙水處理廠的主體工程已完成。三教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工程已完成可研、初計等前期工作,明年開始動工建設。位於中山路街道三星村的永川區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主要構築物已全部完成,預計設備安裝工作明年5月底完成。

  數百養魚場城區屠宰場問題多

  面對區人大代表的詢問,區環保局、水務局和農委負責人均表示,盡管目前臨江河整治已見成效,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資金、用地、搬遷、監管等方面。

  光是如何處理河道沿岸幾百個養魚場,就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由於歷史原因,農業方面過去養魚中推崇“肥水養魚”。所謂“肥水養魚”,就是通過向水體施放化學肥料以及畜禽糞便等,使水體富營養化,促進水中的植物和浮遊生物快速生長,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養料。長此以往會導致水質嚴重惡化,化學品中的重金屬元素也會進入魚的身體。

  談到這個問題,當即有人大代表表示了擔憂:“這種方式養出來的魚,會不會重金屬超標,可不可以檢測一下?”

  區環保局負責人介紹,永川正在推行生態養殖技術,推廣魚菜共生等新型養殖模式。

  還有人大代表提出,城區附近的屠宰場何時才能搬遷?他告訴記者,走訪發現,城區屠宰場每天都能宰幾百頭豬,各種汙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進河裏。還有群眾反映,東門附近一處屠宰場不僅直接排汙水,晚上還殺豬,震天的慘叫聲讓附近居民難以入眠。

  另有人大代表提出,資金困難的問題能否用引入社會資金的方式解決,政府只需負責監管。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