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銀魚產量,優化水域魚群結構,今年龍虎泡漁場利用人工受精的方法,培育出25億粒銀魚受精卵,預計明年可收獲銀魚1500噸。   銀魚受精卵只有鯽魚籽的一半,是透明的球形小顆粒。

  據龍虎泡漁場負責人單金根介紹,早在1996年,大慶市就從太湖引進了銀魚魚苗,但在自然條件下,其繁育效果並不理想,魚卵成功受精後,成活率只有10%左右,所以,需要每年引進新的魚苗,增加了養殖成本。

  去年,龍虎泡漁場與一些單位聯合開發,首次采用人工受精的方法培育銀魚,實驗證明,人工受精卵的成活率在50%-60%之間,是自然繁育成活率的5倍以上。

  今年,在技術進一步成熟後,龍虎泡漁場增加了人工繁育投入,精選出本地銀魚苗和來自興凱湖、太湖等地的銀魚苗,漁場的20多名技術工人,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培育出25億粒銀魚受精卵。

  單經理表示,人工培育不僅提高了受精卵的成活率,最重要的是將不同湖內的魚卵進行交換,避免近親繁殖,可以突出品種的優勢。

  據了解,魚卵的人工培育工作完成後,大概要經過10到15天才能進行投放。目前,第一批受精卵已經投放成功,剩余部分將在一個月內,分三次進行投放,預計明年8月份前後可全部打撈,產量將達到1500噸。銀魚將銷往日本、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噸售價在2.6萬元以上,利潤是普通魚類的2到5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