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灘塗較大的水域,或要把釣鉤下到相對安靜的溝渠對岸,或在波光中散漂無法分辨的情況下,長竿短線釣法就不大適用了,往往需要用風漂甩大鞭。為了保證既甩得遠,又要釣組靈敏,此時,風漂與鉛墜的匹配,對垂釣效果影響十分明顯。現介紹兩種匹配情況供大家參考。

  一、固定鉛墜。此方法適用於風平浪靜的靜水裏垂釣,其鉛墜與風漂的匹配如圖1。調試方法:可取一水桶,將浮漂與鉤裝好。先調主墜:使魚鉤至桶底,主墜懸於水中,漂身沒於水中,漂尾全部露出水面。再調副墜:使魚鉤至桶底,主墜副墜均懸於水中,使漂尾稍微露出水面。這要根據每個人的視力來決定:視力好的,可使漂尾剛好沒在水面下;視力較差的可使漂尾露出水面一目或二目。其時,當鯽魚咬鉤送漂時,漂就十分靈敏地上升,上時提竿十拿九穩。主墜的固定,可取一截自行車氣門芯,中間鑲一段粗細相宜的保險絲。

  二、活動鉛墜。此方法適用水面風浪較大,或有流水的水域。鉛墜與風漂匹配如圖2。調試方法:使活動墜略垂於浮漂的浮力,入水後能將浮漂全部拉入水中。製作方法:活動墜可取一小段較粗的保險絲,一端壓扁打眼,使釣線能在眼中自如移動,在活墜兩側各套一個自行車氣門芯,中間安一段粗細相宜的硬塑料管(如廢圓珠筆心)使其固定在釣線上,做到不用一定的外力不移位。兩固定點的距離一般為15厘米,腦線可根據各人習慣掌握在5~10厘米不等。垂釣時鉤墜入水後,使漂的一部分露出水面,一般情況下,把漂身的一半立在水面上就可以了。當鯽魚咬鉤時,漂會慢慢地向水下鉆,直至黑漂,一般不會出現送漂的現象。

  根據筆者多年垂釣的經驗,鉤線甩出去時,有時會出現腦線把活墜繞住變成固定墜的情況,因此,調墜時將墜與漂調到鉤到水底漂尾,剛好沒入水中為好。即使繞住了活墜,也可盡量提高釣組的靈敏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