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大白鯽魚,先防小魚鬧鉤
小魚鬧鉤是釣魚中的普遍現象,特別是夏秋季節最多。這種事情不僅出現在傳統釣法上,就連懸墜釣也不能例外。由此在垂釣過程中會遇到復雜異常的魚情,最為常見的一種魚情就是,魚塘小魚特別多,大白鯽魚也比較多,但垂釣時由於小魚的幹擾,導致沒法正常去釣大白鯽,這種情況令釣友最為頭痛和困惑。
時間久了,經歷多了自然就多了些體會和認識,如何去避免小雜魚,首先應認識到小魚的貪腥喜香食性和爭搶的習性,用無腥味無香的基礎餌來取代腥香味的商品餌,其次便是在餌料方面和操作上作出具體的對策,從而取得好漁獲。
較多的釣魚人常用避開小魚處理方法為:把餌料調硬,或者打重窩讓小魚吃飽;又或者用大浮標,力求讓餌盡快下底,避免小魚在中途截殺魚餌。此方法雖然有效,但有時還是避免不了小魚鬧標的煩惱,為什麼呢?
通常小魚的種類有:小羅非、小石鯪、小白鯽、小鯉魚、小藍刀(白條),這些小魚魚體多為5厘米至10厘米,垂釣時令浮標動作繁亂,影響正常垂釣。
首先就要認識到幾乎所有的小魚都喜歡腥味料的習性,切忌在餌料裏滲入腥料,否則,把餌料調硬也會無濟於事了。其實,也不一定要打大窩,窩料裏一但含有少量腥味,將會引來更多的小魚;而且,不能用過大的浮標,過大的浮標可能導致浮標的動作遲鈍,嚴重影響上魚效果和浮標的靈敏度。
釣魚體為1斤重的大白鯽,常用主線0.6~0.8號為宜,0.2~0.4子線,配以4號袖勾,子線長度約20~25厘米。過長的子線雖然靈敏度較高,但會影響到魚餌下底的速度,容易被小魚中途截殺魚餌。浮標選用長腳長尾的棗核型,讓靈敏度更高,鉛墜約2~4分鉛為宜,過大的浮標影響靈敏度。
小魚對於腥、香的味道非常敏感,濃香、濃腥餌料非常招小魚。在小魚多的時候,要在餌料中減少腥、香的成分,多采用谷物本味、薯味和淡味顆粒飼料等成分。
所以,窩料要選用純谷物類型,不含任何腥味成分。應盡量控製窩料的用量,常以3個雞蛋的體積量打窩或抽窩便可以了,其目的就是讓小魚沒法吸食窩料。
而且還要延長窩料的溶化時間,使留窩時間更持久,等大白鯽有機會進窩。只要大白鯽進窩,小魚就會被大白鯽趕走。
其次窩料不能過散,過散的窩料會從水面開始擴散至水底,造成每個水層都有小魚存在,餌料在下降時已被小魚截食,魚餌沒法到底。
出竿速度
加快出竿頻率,保證每出一竿釣點的準確度,不管白鯽何時進窩,都要堅持每分鐘出2至3竿。體力好的釣友應達每分鐘出4竿。目的是讓粘性好但又柔軟的餌料鋪滿釣點的底部,讓小魚沒法吸食粘性強的餌料。
不管小魚怎樣撞擊餌球,也沒有散落的粉末讓它進食;而且餌球的體積比小魚的嘴巴大,讓它們只有看不能吃,使餌料一直停留在底部,讓白鯽容易進窩,達到理想的上魚效果。
大多數釣魚人都會遇到很多小魚鬧標的情況,運用好此方法,避開小魚的騷擾,讓每一竿魚餌都能到底,避小釣大並非難事。
餌料
餌料要選麥香或清香的白鯽料,不能選擇拉餌方式。拉餌容易形成霧化狀態,容易招小魚。應在白鯽料裏加入拉絲粉和面粉,拉絲粉可增加餌料的牽引性和附勾性。
面粉可增加餌料的粘度,盡量做到餌料粘性強,但又要柔軟。因為餌料過硬影響白鯽魚吸食,餌球體積為花生米大小,餌球過細會使小魚容易入嘴,有機可乘,餌球過大也不行,會讓白鯽魚進嘴困難。
在小藥類方面,推薦陽光釣魚網版主“臺風”自創的一種“統殺添加劑”,專門避開小魚鬧標。所謂“統殺”,即是鯽、鯉、草、鯿、鰱、福壽魚等等都有效。“統殺添加劑”成分為純中草藥材,經研磨和高度酒浸泡而成,讓小魚聞到此味即遠離,而大白鯽則喜歡其獨特的甘香醇味,使它迅速進窩,小魚自然離去,這也是避小釣大的技巧之一。
餌料除了需要在味型方面的調整外,也需要在狀態上進行調整,采用改變餌水比的方法減少水的比例增加餌料的粘度,使小魚啄不散餌料又不影響大魚吸餌入口。增加餌料中小麥蛋白纖維的成分,改變餌料入水後的霧化速度和程度,並且能增加魚餌的附鉤性。
釣魚學堂
如何解決提竿不中魚
當垂釣過程中,浮標調整正常時有向下的動作,提竿不中魚是什麼原因?
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每一個環節處理不當的話,都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原因可以從最底部找起,魚餌過硬,魚類大部分是通過吸水排出攝取食物。如魚餌過硬,霧化不好,當魚吃餌的時候魚鉤不能從魚餌中順利彈出,造成魚在水底,推動魚餌而產生向下的動作,造成不中魚。
而魚餌過松或粘度不夠,造成魚吃食時魚餌和魚鉤過早分離,便是所說的魚餌的附鉤力不夠,同樣會造成浮標有向下的動作而不中魚。因此,在魚餌的製作或開餌的時候,對魚餌的粘度和魚餌的大小都會影響到浮標的信號和上魚的數量。比如在魚餌方面處理得好的話,可以從魚鉤入手,原因是魚鉤是否過大或過重,因魚類的品種不一樣,魚嘴的大小形狀都不一樣。
有些魚品種體形很大,但嘴巴很小,吸力不大,如果魚鉤過大偏重的話,魚在吃餌時,魚鉤不能快速進入嘴巴,一樣會產生浮標有向下動作而不中魚的現象。兩鉤的距離過大或過小都會造成餌料在水底下的狀態,造成了浮漂的過靈或者過鈍。也會造成浮漂下挫而揚竿不中魚的假象。
要是釣友選對了魚鉤的話,方可從子線(腳線)上找原因。因為都知道魚類進食是通過排水吸入式,如果子線過粗過硬,當魚進食時,魚餌不能順利擺進魚嘴,也就是所謂的擋嘴,也會造成浮標有上下的動作,而提竿不中魚。
如以上問題都能解決好的話,請不要忽視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浮標的本身。如果浮標調整得太過靈敏,魚進窩取餌時,產生水壓沖力,魚餌尚未吸入口中,產生魚餌移位,這時浮標產生向下動作,而不中魚。
不過,還有一些外在的因素要註意,出現浮標有向下的動作,不上魚的現象,如有小雜魚、蝦,可參考水面有一定數量針眼的小泡,也會造成浮標有向下動作,提竿不中魚。也會出現魚在半水中而還沒有進窩或氣壓太低,造成魚在水中碰線,造成浮標在水中有下壓信號,造成吃餌的假象,也會提竿不中魚。
解決以上問題,可用調整浮標的靈、鈍方法解決:所以為什麼在垂釣的時候,要從鉤、線、魚餌、浮標等每一部分,認真準備並調整好,有出現同等的情況,就會對自己的釣具組合有信心,排除每一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很快地找出原因,提高上魚的數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