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早晨、傍晚或夜間,是鰱、鱅魚攝食高峰時期,最適於垂釣。

  浮鉤釣具上的釣 餌,要用“模擬仿生釣餌”。取乒乓球大一塊面團,把釣鉤全部捏在面團之內,鉤尖向著 四周張開,但不要露出面團之外。垂釣深度保持在70—100厘米,釣餌入水後,估計面團在 鉤上可維持5—10分鐘不脫落,面團中的糠、麩,經水一泡,體積必然膨脹脫落,於是大面 團的周圍和下方,就會逐漸出現霧狀的屑粒下墜現象;加之面團中紅蟲、水蚤等的蠕動掙 紮,又發出它們浮遊生物特有的氣味,這正是鰱、鱅魚的美餐。

  發現浮標被拽跑了,就可 以立即提竿收線,鉤牢魚嘴。

  沈鉤底釣鰱、鱅魚的季節,一般都在秋冬和早春,鰱、鱅魚 在中下水層活動。裝餌時將鉤柄、鉤彎及鉤尖全部站立包藏在面團中,而把鉤尖部隱藏於 面團四周和表面下。

  鰱、鱅魚張開大嘴,很容易把面團及全部釣鉤攝入口中。當它遊走拽 動魚線,發出上鉤信號時,釣者只需一彈釣竿,一組釣鉤從口腔內部不同部位將它鉤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