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標尖硬標尖 在釣快魚
在釣快魚成為競技釣魚的重要項目後,關於標尖的話題已成為大家關心的內容。經諸多好手的推崇,2號軟尖"達摩"浮標差不多成了"必先利其器"的核心。毋庸諱言,"達摩"浮標的精良做工和浮力設計都是一流的,用於釣浮和釣底都有良好的訊號體現。但製作者分別采用不同材料作成空心和實心兩種標尖,給人留下了懸念。
空心標尖由比重比水輕的彈性發泡材料製成,特點是輕而柔,能自由彎曲而不折斷。其與標身的連接是由標腳的延伸貫通透出標頂而塞入標尖下部空腔,構成封閉的標尖內腔。很明顯,空心標尖的材質因素和密閉空腔中含有空氣使它也具有了一定浮力。然而,這浮力對魚訊的影響有多大,在無精密儀器測定的情況下,只能憑經驗去感覺。實心標尖挺拔筆直,既有硬度又有充沛的彈性,一般都用硬質尼龍或玻璃纖維製作。這兩種材料的比重均大於水,因此單取標尖投於水會看到它很快下沈。所以,實心標尖不僅沒有浮力,反而會抵消標身的一部分浮力。以幼鯽為對象,定鉤位在上中水層,一般都采用拉餌術來加快拋鉤頻繁,因此釣餌的溶散厚度是預選設定的。當魚被引來並穩定在這一範圍後,咬鉤可能包括了水面到鉤的定位深度的全部水體。然而,釣者的要求是標尖能將魚在鉤的不同下沈位置上的咬鉤反應以相對一致的訊號表現出來。於是,我們來分析和比較一番兩種標尖由平躺到站直,繼而下沈的過程。
空心標尖:水面無藻類和油膩漂浮物時,標尖只須克服水加於它的表面張力就能翻起,從它隨標身自然起立而毫無阻擋看,密閉空腔內的浮力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水面有粘稠漂浮物,則在標尖中段先形成一個拱形弧度,接著才一彈而起,顯然會給浮標的下沈帶來影響。它的實際後果是魚在標腳下傾過程中咬鉤的訊號被遲一拍所掩蓋,待後發現浮標下降速度有異而揚竿會有兩魚掛鉤。不過,它的晚起並非沒有積極意義。當釣組為太空豆限位的固定墜時,魚的咬鉤會使標尖在翻起時出現左右搖晃,對於經驗老到的釣手來說是很容易捕捉到的訊號。再看浮標站直,標身整體入水後標尖的細微浮力就發揮作用了。首先,拉餌不可能拉出大小一致的餌形,稍大和較小都會影響浮標的下沈速度,標尖密閉空腔產生的浮力能發揮調整浮標浮力的作用;其次,較長子線常常在拋鉤下沈中搭住鉛片座,造成釣目縮短,空心標尖的細微浮力至少可以使釣目失真得到半目糾正。
實心標尖:特點是翻起迅速,能憑標尖硬度突破汙染水面的阻力。具有使浮標加快下沈,迅速達到預定位置的積極面,但由此帶來的副作用是鉤墜標之間構成"V"形下降,在魚的密度較高時容易失去鉤在定位前的咬鉤機會,其主要表現有兩個方面:1.釣組在"V"形階段時,使用限位固定墜的咬鉤訊號具有不確定性,揚竿不易把握,糾正的方法是將墜上那顆作用為限位的太空豆上移4~6厘米,使魚在"V"形位置的吸鉤造成鉛墜下滑,使墜重迅速作用於浮標,可以將魚訊規範為標尖下沈。2.幼鯽魚訊主要表現為標尖沈降速度的變化,較常見的是標尖未及調目有短暫停頓和半目升起,該下不下,該降反升之類的異常都是魚咬鉤,並能擴及標身。當兩鉤沈到預定位置時,由於標尖沒有浮力,揚竿以下沈0.5~1目為標準,中魚率極高,但少見兩魚掛鉤。相反,升1目停,揚竿多雙魚。幼鯽的吸鉤力有限,釣浮和釣半水在實心標尖的反應只有1目,所以,視力欠佳而經驗老到的人都愛用空心標尖。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