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品牌:是一個過程的積累 - 面料 - 戶外裝備知識 -
一個基礎三個要素
我對品牌的基本認識概括地說是:一個基礎,三個要素。一個基礎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三個要素是品牌的產品質量、產品服務、品牌的培育過程。
一個基礎是消費者的認可,眾所周知,品牌是建立在消費者認可的基礎上,任何一個品牌之所以成為品牌,就是因為其被消費者所認可。隨著中國市場的發展進程,一個重大的改變降臨,那就是消費者的改變,在這一代消費者身上,吃穿用不再是問題,而且隨著產品的豐富,他們擁有了選擇的可能。這就是品牌產生的土壤,有了這個土壤,被消費者認可,是品牌產生的必要條件。
三個要素,第一位是產品質量。產品質量中包括了科技含量、產品使用功能的設計。只有優秀的產品質量才能得到消費者的擁戴。而產品的科技含量,代表著是否擁有符合時代需要的優秀的產品質量。產品使用功能的設計,為質量的另一組成部分,帶給消費者方便快捷的使用是產品功能設計的目標。產品售後服務,貫穿始終的服務,才能保證產品的功能最優化,帶給消費者更為全面和長期的使用性能維護,是品牌所必須達到的。優質的服務,才能使品牌為消費者擁護。
第三個要素是註重品牌培育的過程。只有註重過程,才能有好的結果。只註重結果,不註重過程,一定不是最好的。一個品牌能夠長盛不衰,很大程度是品牌的文化屬性所決定的,而不是品牌產品本身。在品牌積累到一定的時期,品牌本身所帶有的文化屬性超越了其產品功能的本身。消費者將品牌定位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征,特定的品牌文化已經主宰了品牌的崇尚者。因此,要培育品牌,就必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斷地輸入品牌的文化價值觀,不斷地與品牌的消費者溝通、交流,最終形成一致的文化價值理念。
面料品牌的共性與特性
作為面料品牌,在體現所有品牌共同性的基礎上,又有著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面料的個性。比如,面料的消費群體不是最終消費者,他所體現的消費文化就有所不同。他更註重功能,科技含量,服裝的製作需要,審美需要,服裝的流行需要。這個消費群體是獨立的群體,它與公眾消費群體不同,更具有專業眼光,包含流行和科技雙重的專業需求。例如,服裝設計師和服裝企業采購人員。
因此,面料要與終端的流行趨勢相吻合,為服裝的流行趨勢起主導作用。面料的科技含量和質量要求更高,因為專業消費群體的要求更為詳盡和具體,各種質量標準的考核,各種新型纖維和新興技術的應用,為面料帶來新的外觀和性能的飛躍。而服務的要求更為詳盡和專業。為這個專業群體提供新的流行趨勢信息,新的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產品變革信息,同時對各種技術標準的使用和應用服務,這樣才能為服裝企業和設計師所接納和認可,成為品牌。
面料品牌更註重的是文化的培育
面料品牌培育的過程則必須更重視文化的培育過程。作為品牌,她必須首先要培育消費群體文化,同時還要將這個文化延伸到終端消費者。要讓客戶接受你的產品,喜歡你的產品,崇拜你的產品,這又需要一個過程。而要以科學技術的先進性、管理的先進性,以及對流行信息的準確把握,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中營造自己產品的消費文化。面料企業這個過程就更長一些。
恒源祥董事長劉瑞旗,每年在召開加盟商大會時,對品牌的發展都會提出新的要求,如果做不到,就不能成為其加盟商。久而久之,這種做法就形成了對這一群體的文化熏陶,使這一群體產生了對品牌文化的崇拜。著名的戶外運動品牌奧索卡,它的宣傳理念是「你選擇了我,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這已經超越了商品本身承載的分量,而升華為一種精神追求、精神滿足。
成功的面料品牌培育消費文化的過程中,甚至引入宗教文化的塑造方式。在品牌的運作過程中,不斷地強調和倡導一種生活方式,一直到對這種生活方式的理解,超越了品牌產品的本身含義,並形成一種精神的滿足。這就建立起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同時,面料企業在塑造自己的品牌過程中,還要不斷研究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塑造不同的文化訴求,以此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地區的需要。
現在有些企業對品牌培育的認識還不到位,流於表象化。有些企業把對品牌的培育簡單地理解為找個形象代言人就行了,其實這只是最膚淺的做法,因為品牌的培育需要過程。紡織行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中的核心內容是,一個創新,兩個貢獻率,其中一個貢獻率就是品牌貢獻率。在未來「十一五」時期,品牌建設將是一項重要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對品牌內涵要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不能僅僅局限於做個廣告,請個形象代言人這個層面。
總之,面料品牌將代表一個集合的形象,一個概念,那就是擁有時代感、流行感和質量保障的面料生產商,這樣才稱得上品牌。而這樣的品牌建設,在一部分中國面料企業中已經處於起步階段。相信在註重過程,註重細節,戒除浮躁的積累中,中國的面料品牌一定會誕生,並從這裏走向世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