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在外露營的朋友可能會遇到帳篷外帳內避有凝結水的現象,最近網友泡面就被這一問題困擾:
很想了解關於帳篷外帳的內壁凝結露水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1、帳篷外帳的內壁在什麼樣的天氣狀況(包括內外濕度、溫度、帳篷材質)下會凝結露水。
2、目前那些品牌的什麼款型可以避免凝結露水現象。
3、采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避免凝結露水現象(包括營地選擇、搭建方式、帳篷防凝結露水設計、帳篷外型)
4、2-4日的徒步和輕量級登山,哪個款式的單人雙層帳篷的防凝結露水效果好些?
凝水問題成因
南方山區比較適合三季帳篷,不會很冷。冬天的時候用溫標低些的睡袋可以解決問題。當內部溫度高於外部溫度時,水蒸氣上升在碰到外帳內壁時於冷凝結,形成水珠。如果透氣好的話,可以排除部分水蒸汽減少凝水的程度。如果內外溫度相差不是很多的話,也可以減少凝水的程度。
科學的紮帳篷有助於減少凝結
似乎減少凝霜現象只有增加空氣的流動,但這樣帳篷的保暖性就不能得到保障了。那有什麼兩全其美的方法呢?一些經驗豐富的驢友就此提出了他們的一些經驗。
網友飛鷹:第一、正確的紮帳篷,一定要把所有防風繩拉緊,可以有效避免內帳結水汽。最近兩年我用自己的小蝸牛帳,只有地形能把帳篷紮好,早上起來內帳一定是幹爽的。
第二、選擇三季帳,通常三季帳在通風性上要略好於四季帳,對這個也有幫助。至於說保暖性,我認為保暖應該主要是睡袋的工作。帳篷是你的屋子,睡袋才是你的被子。
帳篷的凝水汽現象,在很多環境和氣候下都會產生,所以我一直提倡大家的不是去選一個多好多好的帳篷,而是要學會正確的使用帳篷。
如果你是三季使用,冬天不太野營,我給你推薦一個我設計的帳篷--ANEMAQEN的海螺帳,這款帳篷重1.88KG,寬145CM適合雙人使用,我測試過,即使冬天在冰壁下面用也不會凝水汽。呵呵,因為它是一層半的帳篷,不是全封閉的,所以通風性非常好不凝水汽。但如果你在高原或冬季使用它,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睡袋才行,因為它通風性太好了。這款帳篷目前好象只有三夫有售499元。
我認為與環境沒有絕對關系,最主要的是學會正確使用帳篷。
各位可以想想,是否每次紮帳篷時都把帳篷抻直了,外帳是否都繃開了,帳繩是否都繃緊了?如果沒有,那下次再試試,你會發現不管外帳多濕,內帳一直都會是幹的。
天氣情況不同肯定會有些影響,但我認為影響不會大。前年老臥龍穿越,同一頂帳篷在雪、雨、晴不同的天氣下,在3800米、3000米、2000米不同的高度下使用,我都盡量把帳篷紮開,幾天用下來內帳都沒有凝水汽(外帳上有),所以我現在一直認為帳篷最重要的是會正確的使用。
網友蘇打蛀蟲:我感覺內外溫差越大,淩晨結霜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也用汽燈,用的時候外帳內部容易結露水,不用的時候好像露水不多,汽燈對提升帳內溫度有好處,但關掉以後,就有一個潮濕、陰冷的淩晨等著你。
我比較贊同飛鷹的觀點,科學的紮帳篷,要保證通風。其實通風不一定就是讓外面的冷空氣直接吹進帳篷裏。對於很多四季帳,外帳一般有多個通風口,可以進行空氣流通,而空氣流通是在內帳和外帳之間進行的,四季帳內帳一般不做成全紗網的,所以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擋風。內外溫度差小了,露水也就少了,結霜的可能性就小了,但睡袋確實要保暖。
在帳篷內做飯一定程度也會導致清晨結露,所以不是掛風下雨的,盡量少在門廳做飯。
三季帳我在使用的時候沒感覺結露水有多嚴重,即使有,也是外帳內側有一些,但不很多。
內帳是絕對沒有,即使在徒步漓江的時候,濕度相當大,天天下雨,我的帳篷也始終保持內部幹燥。其實不是什麼好帳篷,不過是LUXE的寄居者,科學的紮帳篷是關鍵,每次我都不厭其煩的打營繩,但早上起來會舒服很多。
網友行走的瘋子:春節前登廣東船底頂,山頂避風出紮營,晚上氣溫是零下3度,使用牧高笛精靈2,完整而規範的紮帳,第二天起來,帳內幹爽沒有一點濕,而保暖的方法是,帳腳處,外帳比內帳短的地方,用石頭擋一擋,就會好一些了,LZ所說的睡袋腳邊,是由於睡袋帖上了帳蓬的裙腳,那一塊地方透氣不好,肯定是有一點濕。至於單層帳,那肯定會濕了。
控製結露要根據環境而定
當然並不是正確的紮帳篷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網友泡面總結帳篷外帳內避有凝結水的現象,一是天氣,二是搭建方法。正確的搭建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現象,但是不能完全解決。風大的時候凝水回少或者沒有,這還是證明了一點,空氣流動可以帶走水氣。網友天山馬賊也認為:“只要濕度和溫度兩個指標達到一定條件,無論什麼樣的帳篷都會結露,不會有什麼帳篷能比露天睡通風更好了吧?早上該結露/霜一樣會結。控製結露的辦法無非是提高溫度和降低濕度,通風也只是降低濕度的手段而已,而在帳篷裏點營燈,則是提高溫度的手段。如何控製結露/霜,要根據環境而定,而不是某一種方法能一定解決的。”所以如何有效控製結霜還需要網友們自己在實踐中不斷體會和摸索。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