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陸冰雪地形的裝備用具較多,包括個人技術裝備、防寒裝備、集體裝備。 

個人技術裝備: 

安全帶∶登山用安全帶,現已少用胸繩和扁帶代替; 

上升器:陡峭地形上升或保護時使用; 

冰鎬:是冰雪地形行進中的重要支點,相當於第三只腳; 

冰錘:是固定冰錐、雪錐時的工具,同時作為小冰鎬使用; 

小冰鎬∶號實嵌蓋?/FONT>冰壁時使用的工具; 

高山靴:為內外兩層的雙層靴,內靴為保溫防寒、外靴質硬、防水、防風、便於捆紮冰爪。 

冰爪:通過堅硬冰雪地形,捆紮在高山靴上的防滑器械,底面和前面由突出的尖齒組成,可在冰面上下班紮牢,起到防滑作用。 

雪套:類似於綁腿的功能,目的是防止風雪灌入高山靴內; 

雪杖:在較緩的地形中代替冰鎬,並兼探裂縫之用;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飛落而造成意外; 

踏雪板:積雪特別厚時,具有防止深陷的作用; 

高山眼鏡:防止冰雪地區性的強紫外線照射,避孕雪盲; 

背包:登山最好使用帶金屬架的登山背包,冰壁攀登無金屬架的背包較適宜; 

高山地區還應攜帶防曬膏、唇膏、打火機、小刀、保溫水壺等用品。 

防寒裝備: 

指防止凍傷的衣物、睡具等,包括羽絨衣褲、防風衣褲、毛衣褲、手套、襪子、睡袋、睡墊、防寒帽等。 

羽絨衣物:高山高寒地區登山、攀冰的最有效的防寒衣物; 

防風衣褲:在風雪天氣裏用來抵擋風雪的襲擊; 

毛衣褲:行進中有時無需羽絨服時,實用的防寒服裝; 

手套:羽絨手套、毛手套、線手套和防風手套在冰雪作業時都應準備; 

襪子:羽絨襪、毛襪、線襪也是必備的防寒物品,手、腳是在高寒地區最易凍傷的部位,因此手套和襪子必須多攜帶一些備用; 

睡袋: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保暖性能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 

睡墊:防潮睡墊或充氣睡墊; 

防寒帽:頭部保暖之用,但長帽檐不適宜。 

集體裝備: 

包括繩子、繩套、冰錐、雪錐、帳篷、炊具、爐具等。 

繩子:主繩9-11mm,6-8mm輔助繩; 

鐵鎖、繩套:鐵鎖、繩套、扁帶環作為設保護點時使用; 

冰錐:用於冰上的固定點,現一般使用合金的螺旋套筒式; 

雪錐:雪地上固定保護點的器械,根據積雪的深淺和硬度使用不同長短形狀的雪錐; 

帳篷:登山應用高山帳篷,搞風、保暖、透氣是其特點,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炊具:便攜式套鍋、套碗等; 

爐具:便攜式的汽油爐、煤氣爐。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