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大家對識別和掌握地圖使用方法都只是在文字和純圖形層面上理解,這樣的方法比較抽象,無法和地形環境進行對比和參照,理解起來就會有一定的難度,今天我就拋開那些枯燥的教科書以圖解的形式,向大家介紹一些自己積累的識圖用圖的方法,希望對大家在戶外活動中如何正確地識別地圖有所幫助,使大家對地圖有一個粗略的了解。

  需要說明的是,我展示的是無軍事和重要目標的已經廢止的軍用地圖,在這裏就不展示地圖全貌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1:50000的軍用地圖是什麼樣子。

  地圖主要由等高線組成,並標出了製高點的海拔高度。簡單的說,等高線密度高的地方為陡坡。稀疏的地方為緩坡,比較容易行走。圖中虛線為小路標誌。

  圖上方格之間距離為2CM按照比例尺換算我們可以得知時間距離為1000米。別小看了這些方格,它的作用可不小,後面會詳細介紹。

 

  等高線圖示
       
  圖中紅色曲線為等高線,可以看出北邊山體立面比較平直,坡度也不算陡直,攀爬難度不是很高。東面山體呈環形,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比較合適徒步。
       
  圖中黃色點為等高線比較稀疏的緩坡,藍色點等高線比較密,坡度較陡,左邊藍點位置為山谷地形,圖下兩個黃點至下而上分別為山頂和鞍部。

 

  山勢地形圖

  圖中黃圈內山體周圍等高線密集,說明此山體周圍地形都比較陡直,攀爬比較困難,在徒步中應盡量避開。

  圖中綠圈地域內等高線比較稀疏,表示此山體周圍地形為緩坡,適宜徒步穿越。

 

 

  根據地形地貌選擇合適徒步路線

  根據地圖中的山勢(地形地貌)我劃出了兩條徒步路線。

  藍色線路比較直,但須穿越一段比較陡直的坡地,徒步強度較高。

  綠色線路距離相對遠一些,但路線都為較為平緩的地形,徒步較為輕松。

 

  如何測量確定方位

  圖中與地圖經線並行的粉紅色短線與圖中兩地直線的夾角度數為始發地與目的地的方位角(綠色),具體方法為,將指北針水平放在地圖上始發地處,並將羅盤正北刻度與地圖經線並行,左右轉動調整地圖使指北針指針歸於0度(正北刻度處),此時地圖方位調整完畢,可進行測量目的地的方位角了。

  說明一下,對測量出來的方位角要標定在始發地位置,以便在行進中隨時進行校正和調整行進方向。

  大家在戶外活動中可在出發前將自己現有的普通地圖按照測定好的正確方位和換算好的比例尺土上距離,在圖上將經緯線畫出來,這些格子能夠將你活動的區域進行分塊定位,將你的視野圈定在一定範圍內,不受其他因素幹擾,分塊(段)行進,更好的保證行進路線的精確,減少了錯誤判斷地形地貌的機率。大家按照畫好的經緯格和比例尺換算出自己徒步的距離,這也是自己製做簡易地圖的步驟之一。

 

  我今天向大家演示的地圖為軍用地圖,有朋友一定會說,為什麼要那軍用地圖來忽悠我們?是的,為什麼我會用這種普通人接觸不到的專用地圖呢,這是因為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向大家介紹地形地貌在地圖上是如何表現的,而且這樣大家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接受和弄懂。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在今後的戶外實踐中,關註自己所徒步的地理環境等地形地貌特征,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也可以按照此地圖的模式將自己徒步穿越的地區地理地貌路線畫出來,為後人提供方便。

  目前,有一些個人或者非管方製做的大比例尺等高線已經出現,最近聽說四川省已經有了一張正規出版的等高線地圖,這是個造福於戶外運動群體的大好事,有了它,就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幫助迷失方向的的朋友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識圖知識和方法走出困境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