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走了昱嶺一線,全程70多裏,在雨中穿了兩天,事先知道有一定強度,所以乘機UL一把。先列一下裝備清單:

  背包:18L;265g
  帳篷:單層雙人;1495g
  睡袋:800g充絨;1100g
  防潮墊:充氣1米3短款;395g
  保暖衣:170g
  保暖褲:160g
  爐頭:85g
  套鍋:兩個鋁鍋;95g
  氣罐:小氣罐;185g
  腰包:85g
  竹筷:5g
  打火石:15g
  鍋蓋:鋁箔;5g
  口哨:5g
  水袋:1L;35g
  凈水器:165g
  GPS:125g
  頭燈:包含兩組電池;27g
  備用電筒:50g
  電池:145g
  餐巾紙:5g
  毛巾:25g
  牙刷牙膏:10g
  總計:4602g

  另外帶了925g食品和900g水,隨身穿戴中幫GTX登山鞋,快幹衣,輕型沖鋒衣沖鋒褲,竹纖維Coolmax襪子,手上拿了一根手杖。

  這次路線全程下雨,道路濕滑,路上荊棘密布,為了趕時間不少地方是硬切的,在密林中也走了不少夜路,總體來說對裝備是個不小的考驗。

  下面評價一下這次用到的主要裝備:

  Arc‘teryx Cierzo18背包:跟LD借的,表現比較滿意,一路上被刺、樹枝掛了無數次,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雖然沒有背負,但是包打好後走起來還是比較舒服。

  Moutain hardwear Waypoint2:一直對這款帳篷評價不錯,但是這次讓我非常失望,帳篷剛搭好後一個接縫處整體裂開,粘合劑都成了粉末,讓我半夜棄帳而逃,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才找了一個睡覺的地方。這款帳篷最多用了7~8次,2006年3月份買的,居然出現這樣的問題!!我也不打算要這頂帳篷了,修好了也不敢帶出去。最多以後到公園裏面用用,就當山寨產品吧,這是我第二件MHW的產品出質量問題,讓我對MHW的產品品質產生懷疑。

  愛水電的800g絨大紅蟲:由於沒有合適溫標的輕量化睡袋,所以帶了這個。估計夜晚溫度8度左右,把拉鏈拉開腳伸進去,上半身蓋著,一夜睡的非常舒服。

  Therm-A-Rest P3 short:這款防潮墊我一直非常喜歡,這次對路線估計不足把它外掛了,經歷了荊棘的考驗依然沒有問題。

  MSR小火箭: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性能穩定。

  鋁鍋:在小戶外店買的便宜貨,一個人使用比起鈦鍋更方便,小毛病就是把手太燙。

  Petzl e-Lite:建議大家不要用它來走夜路,實在太暗了,用了一會後跟鬼火差不多。

  Fenix L1D CE:由於開始就擔心頭燈不行,所以帶了這個電筒,在行走的過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灌木中的道路原本就非常模糊,到了晚上就難以識別了,向導也迷失了方向,完全依靠GPS和這個3W的電筒開出一條道路。順便這裏提醒一下很多TX,夜路不比白天,如果道路不清晰很容易找不到路,因為沒有了參照物,連常年行走的山民也不例外,這次如果不是有GPS的軌跡很難想象是什麼結果。

  打火石:非常好用,經歷過多次打火機失效,自動打火爐頭汽燈點不著後選擇了這個,在雨中輕輕松松點著氣爐,缺點就是需要多練習,不然用起來不會那麼順手。

  Arc’teryx輕型沖鋒服:非常不錯,這樣的薄型沖鋒服居然這次沒有掛壞的地方。

  Magellan eXplorist 500:這次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比較好用,防水也不錯。缺點就是消耗電池太快,操作速度太慢,偶爾會莫名其妙關機。

  這次還有其它一些經驗教訓:

  1、東西要妥善保管,這次把一個防水袋連一條Craft的保暖褲弄丟了。

  2、即使背的東西不多最好還是帶護膝,這次過於自信,導致右膝舊病復發,幸好後來朋友借我一個。

  3、電池妥善保管,帶的凈水器電池全部報廢,全程喝的是山泉水。

  4、秋天也有螞蟥,這次中了三刀。

  5、沒有帶爐頭包裝,導致紮穿了數個塑料袋,弄的背包裏面到處都是米,面包也被泡軟,成了泡芙,電池也被弄濕。

  6、對與我這樣愛出汗的人,水一定得多帶,水這次帶的比較勉強,有一定的風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