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問題

  尋找安全、避風、幹燥、平整的高處紮營。此時要註意周圍的環境,如:是否有落石滾石、風向如何、有無動物巢穴、蜂巢等。盡量不要在河畔紮營,除非確定是枯水期,水位不會變化。營地不要緊靠水邊,蚊蟲較多。

  提示:

  1) 營地周圍是否存在塌方、雪崩、山洪的危險
  2)營地附近最好有水源,取水方便
  3)如需生火就要考慮附近有沒有柴禾
  4)下雨或多雨季節,視地形情況註意在帳篷四周挖好排水溝
  5)風大時註意帳篷的抗風固定,確定作好後再休息
  6)睡前最好把貴重物品、衣物、食品放入帳內(假如帳內還有空間),並準備好防身工具

  野外生物

  出行時要準備清涼油、風油精、紅花油等藥物。打綁腿可以有效防止螞蝗、蛇及其他生物對腿部的攻擊。毒蛇大量出沒之地可以準備蛇藥。

  提示:

  1)遭遇大型野生動物(如:熊、豹、犀牛等),切忌大聲尖叫和亂跑。動物一般情況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除非受到驚嚇而誤認受攻擊而反擊。此時鎮定大概是唯一的法寶

  2)世界上只有很少的毒蛇是好鬥並主動發起攻擊的,除非你不小心踩到它,也許它會憤而自衛

  3)如不幸被毒蛇咬傷(無法判斷是否是毒蛇時當有毒處理),除緊急處理外,心理的平穩會將你的生存可能提高數倍

  營養補充

  在較長時間的野外穿越中,體力消耗大,排汗多,人體容易出現鹽份缺失、電解質失調、營養不足等現象,那樣會嚴重影響體力和健康,有時甚至是很危險的。因此要及時補充。

  提示:

  1)攜帶牛肉幹、巧克力等高熱量和營養食品以備不時之需
  2)攜帶維生素合成藥片,每日一顆
  3)每天要補充鹽份,吃些含鹽食品,如:榨菜等
  4)果珍沖劑是不錯的電解質平衡飲料(當然還有許多類似沖劑),平時在水壺中放一些隨時補充

  保暖問題

  許多地區(如:沙漠、山區)晝夜溫差較大,有的穿越海拔上升大也會出現幾個小時就有較大溫差(海拔上升溫度會下降,-6度/垂直1000M)。註意保暖是必須的,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後和睡覺前。

  提示:

  1)對所到地區可能的最低溫度作好充分估計,相應準備保暖衣物和選擇合適睡袋。
  2)當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濕後,熱量散發的速度是驚人的,此時要盡快換上幹燥內衣。有條件可選用coolmax等排汗快幹面料的內衣。
  3)高寒地區則需要更專業的裝備和知識

  其他有關問題

  1)攀爬和下降除非萬不得已,寧可繞行多走些路,也不要嘗試危險的攀爬和下降,特別是獨自一人穿越並負重時。如必須攀降時,應先卸下背負,空身攀降,然後用輔繩或帶子把裝備提吊

  2)平衡在路經險境時(如獨木橋、涉水、崖邊等)應記住把背包的胸帶和腰帶松開,以保證能及時迅速卸載而丟卒保車

  3)夜路除特殊地區外(如沙漠)不要輕易冒險走夜路,很多迷路都是發生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而且夜路很容易造成失足。當不得不走夜路時,有頭燈準備是最好的,手電筒會占用一只手,不利於平衡保護。

  4)涉水在不明水深和水下情況時先不要冒然涉過,應盡量想法探明。有攜帶沙灘鞋的盡量不要光腳涉水,因為容易滑倒和紮傷,還要小心水中的石塊,它們常常是非常圓滑,一不小心就會失足。另外涉水前應對水的流速作好充分估計

  5)應將所有遺留的可見垃圾全帶走。長途穿越應至少將那些不可降解的垃圾帶上,直到有統一垃圾堆放地。所以垃圾袋是必須要帶上的。

  常用裝備

  穿越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難度,不同的時間長短,不同的季節氣候,在選擇裝備時差異很大。有時計劃選擇不當會使穿越中負累不小,而有時又因為裝備不全,感到非常棘手甚至危及安全。出行前在對活動地區盡量充分了解後,仔細挑選應帶裝備和給養。許多裝備用品都有不同的品牌和種類,根據實際需要和自身條件慎重選擇。

  下面列出常用的一些裝備。

  公用裝備:

  帳篷,炊事用品(爐具、燃料、炊具等),繩索視情況選擇攜帶,專用工具(砍刀、手斧、行軍鏟等),公 用藥品(通用藥,緊急救護藥等),膠帶,營地燈,其他集體專用器材(攀巖器材,登雪山器材等),公用食品營養品,海拔表,指北針,溫度計,地圖

  個人裝備:

  背包,睡袋,防潮墊,手套,帽子,換洗衣物,墨鏡,頭燈,水壺,個人衛生用品,防曬霜,潤唇膏,攝影器材,望遠鏡,筆記本,筆,個人藥品,打火機、火柴,餐具,幹濕紙巾,便鞋或拖鞋,個人食品,其他雜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