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錯,正準備組織同事進行一次戶外旅行。恰好有三個Discovery無線電信標。初拿到手時,看到它橙紅色小巧的外形上面鑲嵌著兩個開關按鈕和一個晶瑩剔透的指示燈,登山扣形式的外殼掛在背包上並不會給旅行帶來額外的負擔。按照說明書的性能描述,這個輕巧的信標發射無線電信號的距離可以達到10公裏以上。
如果某位背包客在深山遇險,他在長時間得不到救援的情況下,手臺、手機以及GPS的電能將全部耗盡失去聯系,救援隊的搜救工作量會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Discovery會持續發射信號時間長達30天,救援隊使用最普通的手臺就可以接收這種信號,這將大大降低搜索難度,減小搜救範圍,縮短營救時間。Discovery還具有防水能力,浸泡在水中一段時間,出水後仍然能夠正常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國法律法規Discovery的發射功率只有不到10毫瓦(1毫瓦=1/1000瓦),使用國標ISM頻率,完全無需擔心法律法規帶來的限製。這個輕巧的信標發射電波的距離可以達到10公裏以上?
我迫不及待地組織了公司兩支人馬開始了Discovery測試之旅......
自從公司前臺3.0升級為老婆1.0以後,同事們對於出遊目的地就從來沒有統一過,一番爭執過後分為兩隊--Google隊和Bing隊。Google隊去爬百望山鍛煉,Bing隊去北清路釣魚打牌。事先已經商量好Bing隊將兩個信標隱藏在北清路附近,代表兩個遇難人員。然後Google隊用手中最常見的對講機查找隱藏的Discovery信標,以模仿搜救遇難人員。
按照慣例,Google隊酋長仍然是me. 我們Google人馬向來身強體健,爬百望山似乎和爬小土坡區別不大,在背包上掛一個迷你小巧的Discovery擺來擺去,如同一簇橙色的火焰隨風飄舞。
在20分鐘以內Google隊到達山頂,在山頂避風的地方休整後,開始下山準備去北清路找隱藏的信標。其實在山頂就已經收到了北清路上Discovery傳來“滴-滴-滴”的微弱信號。在下山的途中由於逐漸沒有了高度,信號也從斷斷續續到完全消失。看來在實際搜救過程中,搜救人員和遇難人員,兩者其一必須要保證有一定的高度才能確保信號的發射距離。這和有GSM網絡支持的手機信號不太一樣。
車隊向北清路進發,準備使用最普通的對講機找到信標位置然後和Bing隊匯合一起用膳,估計他們掉到的魚應該夠吃的。在永旺基地路口根據培訓工程師的指導,順利摸清了信號的方向也就是遇難者的方位。其實方法很簡單,對講機垂直舉在胸前20cm的地方,然後身體原地轉動360度,相當於用自己的身體遮擋信號,仔細聽從喇叭裏發出的“滴-滴-滴”聲音,聽到聲音最弱後停止轉動,此時遇難者的方位就在身後的方向。反之如果是聽到聲音最響亮,遇難者就在正前方。
在經過大家多次實踐後,一致公認要繼續開車往西走。培訓工程師拿著定向天線在一旁嘿嘿的笑,就是拒絕發表權威看法。隨著汽車向西慢慢悠悠行駛,“滴滴”的聲音越來越響亮,說明確實找對了方向。司機大哥開玩笑說:“看來有信號做引導,搜救工作簡單到了舉著對講機練習起步停車。”
然而事與願違,在繼續向西經過一個十字路口後信號明顯逐漸變的不清晰,司機大哥似乎很有直覺馬上接掉頭往回走,在路口一個街心花園停下。因為司機大哥認為開到這裏的時候“滴滴”聲音最響亮,大家馬上下車分頭查找。信標肯定就在附近了,如果是真實發生遇難情況,現在憑肉眼就能夠看見遇難者了。
最後還是不戴眼鏡的司機大哥找到了信標,其實就掛在一棵樹上,和產品說明書上要求的沒有兩樣。看看表,從開始到達北清路到完全找到信標,總共用了30分鐘時間。
另外還有一個信標還沒有找到,根據“滴滴”聲音的強度,應該也在附近。但是經過將近20分鐘的查找仍然沒有下落。不得不請培訓工程師出場了。在5分鐘以內他就憑借定向天線找到了信標隱藏的地點--排水溝裏,大家一致認定Bing隊很變態,哪個遇難者會躲在充滿臟水的排水溝裏呢?
在兩支人馬匯合後經過一番交流,大家一致認可Discovery信標可以通過最普通的對講機,有效的將搜救人員引導至距離遇難者幾百米範圍內。如果有采購了定向天線,定向遇難者的精度會更高更快,可以將搜救範圍進一步縮小到幾十米範圍內。如果沒有采購定向天線,為遇難者定向的難度稍大,需要的消耗的時間也略多。在到達遇難者200-400米範圍內,即使使用地毯式搜索,也能很快用眼球找到遇難者。根據培訓工程師描述,由於Discovery信標工作時間長達30天以上,即使遇難者已經罹難很長時間,仍能找到他的遺骸。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