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息在家晚上跟個朋友再聊天,他知道我是個中醫師說自己爬山老是很容易肌肉酸痛,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我自己作為一個中醫師雖然白胡子還沒長出來不過這方面的經驗還是有點,於是就認真仔細的來考慮了一下回答他,然後他覺得我的回答很好,於是萌發了來8264上和大家交流下在戶外運動中的身體調節和保健的問題,希望以我自己的專業知識來為大家服務,和大家交流經驗,當然我的回答有可能不是最正確的,歡迎大家跟帖指正。

  今天第一期開始就先以比較常見的也是我朋友今天晚上問我的這個問題開始把,題目就是《如何減緩戶外運動過程中的肌肉酸痛》

  首先眾所周知肌肉酸痛的引起原因不外乎是幾種:

  第一種是急性肌肉酸痛一般運動過程中就會發生,原因是肌肉大量運動後血液裏的代謝產物堆積(以乳酸堆積為主)

  第二種就是遲發性肌肉酸痛,多數在運動後數小時到24小時左右才出現的肌肉酸痛現象,通常肌肉酸痛的持續時間在一至三天左右。遲發性肌肉酸痛的原因,不外是肌肉受傷、肌肉痙攣或結締組織異常所引起,不過,一般認為結締組織異常是引起遲發性肌肉酸痛的最大原因。

  那麼大家都已經清楚以上兩種酸痛出現的原因了,那麼我們來講講如何防治吧~

  其實第二種遲發性肌肉酸痛是由於第一種急性肌肉酸痛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才引起的,所以我們只要很好的從第一種急性肌肉酸痛開始防治,就不太會有第二種情況發生了。

  今天是開始的第一期,我們就從最簡單的大家都能做到的飲食調節開始吧。

  先從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也是現在國內比較流行的酸堿體質開始切入吧,一般來說肉食性的朋友多為酸性體質,草食性的朋友多為堿性體質。

  酸性體質的人特點就是爆發力強,但是不持久且容易疲勞(例如肉食類的百獸之王老虎~) 簡稱紅肉類體質就是以紅色肌肉纖維為主。

  堿性體質的人特點就是持久力強,但是爆發力一般不太容易疲勞(例如被老虎追的草食類的羚羊哈哈) 簡稱白肉類體質就是以白色肌肉纖維為主。

  那麼肯定有人問了有沒有兩者兼得的人呢?那肯定是有的啦,比較常見的就是芭蕾舞演員,力量與柔和的完美結合體。 兩種肌肉均衡擁有達到比較完美的比例。

  下面就是重點了!該如何調節呢?這次講的就是飲食,看了上面的介紹你應該知道了想要擁有不錯的爆發力又有很好的持久力而且不容易疲勞,關鍵就是調節自己的酸堿性體質了,盡量達到中性偏弱堿性.

  就像農夫山泉的廣告一樣“弱堿性的農夫山泉水,喝起來有點甜~”您的血液也應該達到這樣的標準。

  想要做到這樣,我們就應該從日常飲食開始啦,每天多吃蔬菜水果,輔以少量的肉食,爭取在登山徒步前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態。

  所以大家在平時的飲食中要攝入大量的蔬菜水果。

  早餐多吃點谷物類的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比如燕麥粥,雜糧面包還有一個蘋果或者橘子,喝五谷粥也可以。

  中飯最好有個蔬菜沙拉,沙拉醬少加點脂肪含量比較高,挑選自己喜歡的蔬菜就行。

  盡量多調幾種顏色的,中醫講五色補五臟,所以我們以黑色和黃色還有綠色的最為重要,黑色補腎增強骨質強度,黃色補脾胃強健四肢肌肉,還有綠色的補肝舒筋通絡強筋。

  順便提下海帶被稱為“堿性食物之王”,你不討厭他的話可以適量吃點。

  晚飯大家就盡量少吃吧,多喝點湯就行了幫助一天的新陳代謝來個大清理,把身體裏堆積下來的臟東西排出體外。所以晚上多吃可不好哦!

  然後在講下什麼時候開始調節飲食!一般來說是在你要準備去戶外運動之前的7天,為什麼是7天呢?中醫很早就提出了“七日來復”的概念。

  現代醫學研究也已經證明,人體的身體調節功能代謝7天是一個小周期,所以7天剛好。由此可見我們古人對人體的認識是多麼深刻!

  好了今天漫談就到此為止,最後建議大家爬山的時候包裏塞幾根黃瓜和蘋果或者橘子,沒事就拿出來啃,很好的補充碳水化合物跟礦物質還有糖類,比單純的喝水要好得多!

  個人建議其實香蕉也就是芭拉也是不錯的,有很高的鉀元素,能防止肌肉痙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