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

  對於睡墊這東西,很多朋友並不重視,我先說說自己的心痛經歷。

  我的父親,在我兒時的記憶裏,身體是很健康的。在我小的時候,夏天很熱時經常熱到睡不著覺,那時候別說空調,就是電風扇也屬奢侈品,很熱的時候,我母親就自己拿到扇子給我扇風。而我父親,那會兒很年輕,圖痛快,就直接躺在水泥地上睡覺,我也曾試過很是涼爽,但每次都被母親拉起來不讓我睡,但她叫不動父親。後來,我才知道是為什麽,因為到了50多歲後,父親的風濕性關節炎非常嚴重,而這個病在世界醫學上也無解,父親每到冬季難受的時候,就大量的吃激素藥來緩解疼痛,卻吃得整個人都浮腫起來。前年,在上海一家醫院裏治療關節炎的時候,一天晚上突然去世,後來醫生分析,很大可能是父親一直有風濕性心臟病,只是以前沒發現,突然發作······

  而我,應該是從94年開始為了釣魚在水庫露營,那時候沒有什麽裝備,當然也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晚上困的時候,經常就是裹著件雨衣就躺在地上小睡一會兒。02年到06年時,對於徒步、登山和露營狂熱的喜愛,尤其03、04年時,除了冬季滑雪,基本上每個周末都在山裏帶隊,大量的露營生活,盡管我已經非常小心的註意防潮和保養,但現在依然還是有了一些風濕,每每遇到天氣突變要下雨之前膝蓋總會有些隱隱的酸痛,被稱為‘天氣預報員’。06年以後,我不再以UL為榮,開始轉向FB路線,除了07年探路龍眼需要對重量嚴格控製以外,再露營我都會多帶一條信封棉睡袋,打開了鋪在睡墊上面,效果好了很多,這幾年好象風濕沒有再嚴重。之所以選擇棉睡袋,是因為它比抓絨睡袋收起來更小,睡起來更舒服,重量也不比抓絨睡袋更重。關於這個方法,可以推薦給朋友們,那種信封式的差旅睡袋,打開的話可以鋪兩個人的位置,這樣算下來,兩個驢友分攤的重量就更劃算了。

  言歸正傳,我們今天要講的睡墊。現在大家基本上是以物理發泡墊和自充氣墊為主,在業界,THERMAREST可算是標桿,雖然很多人都推崇它,但我想對於國人來講,恐怕是名牌效應,就如始祖鳥一樣當大家都說它好時,誰都不好意思拍磚。但我想,對於T的睡墊,不管是自充墊還是發泡墊,除了專業做睡墊的工廠技術人員,能真正懂它的恐怕不多。過幾天上幾張T家物理發泡墊和自充氣墊的屍體照片,給大家看一下它的內部結構,至於它的專利技術,因為涉及商業機密,恕我難以詳解。不過可以肯定的是,T家的睡墊目前是我在中國市場上可以測試出來保暖率最好的。

  關於物理發泡墊,我們中國因為生產大國的原因,驢友們得到很大的實惠,可以用幾十元的價格買到一張厚厚的墊子。但如果因此就確定六邊形性價比極高的結論,我以前認同現在並不認同,在測試過T家墊、六邊形、韓國搓板墊、蛋槽墊以後,這些看起來差不多,甚至在捏起來也差不多的產品,在保暖率、CLO值和R值上相差甚遠,其內部的結構也並不相同,當我們都知道的物理發泡XPE墊子是好產品時,貴的睡墊用的是一種加強技術叫什麽電子架橋的IXPE產品,而T家睡墊在這種技術上更加入一種黏性物質在裏面,增強其泡棉的撕裂強度(這種物質也被用在它的自充氣墊的泡棉中)。關於這些相關技術,我不夠專業,如果有哪位專業人士可以補充或糾正,希望可以探討。

  很多朋友個體的感受,也許對於六邊形或是蛋槽墊的性能覺得很好,當然我以前也是這麽認為。但個體的感受永遠都不是科學的依據,恒溫、恒濕實驗室裏,同種測試標準出來的數據,讓我覺得THERMAREST的墊子,其實性價比真的不錯,如果,中國代理的價格不要太高的話(從美國的網站上可以看到零售價格相較國內差別還是挺大的)。

  在自充氣墊上,如果我們以為1、2百元的自充墊性價比好的時候,是否想過T家的墊子上千元的售價是否真的暴利?如果它是暴利,那麽為什麽沒有人能夠打垮它,如果它不是暴利,那這個差別在於哪裏?

  先不說材料上使用的PVC睡墊相比TPU睡墊來是不環保材料,僅是觸感上也有很大差別。很多便宜的自充氣墊用的是鈕扣固定技術,相比起好的睡袋全貼合來講,舒適感相差很多,而且重量上也要重很多,鈕扣位置往往還會保暖不夠。再來說泡棉,這是關系到睡墊重量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技術好的用到16的泡棉,甚至歐洲有人在嘗試15的泡棉,而大部分的品牌都在使用18、19的泡棉。THERMAREST的泡棉好象還有專利技術在裏面,那個東西我還沒搞明白,但從產品上來看確實非常優勢,做到了極高的暖重比。

  亂七八糟說了這麽多,只是想以親身經驗與朋友們分享:不要小瞧了防潮墊。

  com2soft:

  看到飛鷹的貼。想到現在顧意買1000-2000元衣服的大把,C3內衣都300元一件,但是帳蓬就400元的,防潮墊更是50元的。

  裝備在於:均衡。你再強的衣服,遇到寒冷的晚上(大自然說最寒冷一定是晚上),那最可以保暖的應該說是帳蓬和防潮墊+睡袋。

  國外backcountry的帳蓬都是200多美元為主流,防潮墊更是T-A-R的高科技防潮墊的天下,主流價格從80-150美元。反而國外人對沖峰衣的選擇,主流的像Marmot、MHW、鳥從90-150元是最好賣的。

  我們的驢友,每一次出事故都是因為天氣太冷,下雨,找不到掩體,身體失溫,迷路,天黑了更冷。這些情況,一個更好的帳蓬做掩體,一個更好的防潮墊能令你保存足夠的體溫度過寒冷的黑夜,然後等待白天再找路出去,或救援人員不用冒險晚上來救你。是不是更科學呢!

  在此小編想補充一句,驢行在外,雖不能說戶外裝備不是萬能的,但險惡條件下沒有戶外裝備是萬萬不能的。希望各位驢友,尤其初涉戶外者出行前充分準備,合理規劃,然後帶著實用的裝備開始安全健康的戶外旅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