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各種場合聽到大家在討論買到所謂“廠貨”。誰誰又用200買到了價值2000的廠貨。於是各種挑選和議論。實在看不下去,特此提醒善良的人們,請你們清醒消費,理智購物!所謂“廠貨”根本就是騙人的!

  首先,因為家裏有從事製衣和來料加工方面的事情,所以我特地的去了解了一下“廠貨”是不是可靠和確有其事。結果不出我的意料,那根本就是個美麗的謊話。

  先講流程。各個在內地製衣廠做加工的牌子,用的都是他們自己的設計,在確定設計的同時,每一款衣服所用幾種原料、各個大小型號、顏色都已經計算並且計劃好了,服裝廠的采購部門會象他們全世界的供貨商發出訂單,供貨商吧廠家需要的原料發貨到廠家指定地點或者國家。然後,服裝廠會在加工地挑選符合自己技術要求的工廠投招標,大一些的牌子甚至連裁剪原材料都要用自己指定的師傅,通常會是國外派來或者是國內長期合作的,這樣可以把原材料的損耗和廢品率降到最低。而加工廠只是負責材料的連接,也就是把衣服縫起來而已。

  接下來是驗收。不合格的產品,廠家全部回收,剩余的原料也一並回收,這樣做的原因是要有效控製成本和減少人為的壞損率,包括偷盜行為。試想,如果一個大型企業沒有可靠有效的成本管理機製,那麽這個企業還能生存多久恐怕不會是個問題吧!

  當然不排除一些小品牌會有例外。但是我所了解到的大品牌,基本全部是嚴格對原料和產品數量控製嚴密的。沒有例外。

  那麽所謂“廠貨”到底是什麽呢?第一就是仿冒,說買到真貨的人本身可能就不知道真貨到底是什麽樣的,缺乏辨識能力。第二就是贓物,而且這些贓物不是從工廠裏偷出來的,因為從工廠偷基本不現實,說從工廠偷的人我保證他都沒進過加工廠。現在的製衣廠也都是流水線作業,一個部門只負責一個環節,比如你負責縫袖子接下來的人就負責縫領口,一圈下來成衣就到了驗收員手裏,驗收員簽字驗收,庫管接貨送入倉庫,每個環節都要互相簽字驗收,丟了東西一查就知道在哪丟的,我請問你怎麽偷?誰來偷?丟了東西是要賠錢的!還要加上那麽多的監控探頭!在哪偷呢?運輸的路上,或者是賣這個產品的店裏。但是這樣的幾率不是很大,因為畢竟現在的年月,沒有幾個笨賊會去偷賣衣服的商店吧?賣名牌包的到是會有人偷呵呵

  並不是說200塊的衣服就不能穿,而是天上不太會沒事就掉個大餡餅砸你頭上。去買“廠貨”本來就是想貪圖便宜,但是這也是最容易上當被騙的。冷靜些,理智些。不貪圖虛榮才是真正不上當的法寶。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