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換季時,大量8264驢友來小店咨詢、購物。作為一個兼職倒爺,每天都要回答大量咨詢問題,其中許多朋友是初驢。針對這些朋友,在此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選購經驗吧。
我接觸戶外裝備的時間還短,個人經驗之談,難免疏漏,其中可能有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各位玩家、裝備控批評指正。
1. 關於品牌、做工。
國內品牌:我個人比較喜歡凱樂石,最主要的原因是性價比高。專賣店雖然很貴,但是淘寶可以淘到很多5折以下的,而且基本無假貨。如果您需要一件價格低廉的沖鋒衣平時穿著玩玩,那凱樂石300左右價位的,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據說他家現在價格也在一路飆升,越來越不厚道。其他國內品牌如探路者、哥倫布、諾詩蘭、奧索卡等等,一句話概括:掛羊頭賣狗肉,質量對不起價格。
國外品牌:首先說說在國內發展的比較好的“高檔”品牌,哥倫比亞和北臉(TheNorth Face)。不得不說這兩個牌子的營銷做的太好了,TNF在北美是戶外第一大品牌,做工還都不錯。但是哥倫比亞也堂而皇之的進入高檔商場,賣著高高的價格,就有點騙錢的意思了。哥倫比亞的做工、技術含量(包括其鈦系列)和國內品牌比,個人感覺沒有多少優勢。如果您所在的城市沒有其他大品牌的專櫃,要這兩個牌子之間選擇,TNF要好一些。
下面是重點,國外其他頂級大牌:許多驢友經常問,哪個牌子最好。這個是沒有答案的,不同品牌有不同品牌的優勢。但是非要排序的話,我認為順序是這樣的:始祖鳥、Pata(巴塔哥尼亞)屬於第一集團,TNF(the north face)、MHW(山浩)、Marmot(土撥鼠)、Mamunt(猛獁象)屬於第二集團,其他品牌SD、OR、Stoic等等屬於第三集團。對於北歐品牌老人頭,因為一件衣服沒有弄過,不知道歸於哪一類,現在挺多人喜歡燒這個牌子,據說質量和鳥差不多。
對各個品牌進行總結:
始祖鳥:超一流的做工,超一流的設計,超一流的價格;
Pata:超一流的做工,一流的設計,一流的價格;
MHW和土撥鼠:一流的做工,二流設計,一流的價格;
猛獁象:一流的設計,二流做工,一流的價格。
2. 針對不同種類的衣服進行介紹
沖鋒衣:
始祖鳥作為沖鋒衣的藝術品,當之無愧是最好的,不過價格也是最高的。其軍版、Alpha、Theta、Beta 系列幾乎壟斷了沖鋒衣的高端市場,雖然其他品牌也有GTX的高端系列,但是鮮有問津。針對沖鋒衣,個人感覺不要燒,裝備的好壞在惡劣的環境的才能體現出來,如果不是要去惡劣的環境,沒有必要買帶GTX的沖鋒衣,GTX材料不好打理,一但被擦破,動輒幾千的行頭破了造孽。而且,平時在城市裏穿始祖鳥塑料感很強的GTX沖鋒衣,也是挺可笑的。
沖鋒衣的選購原則:少而精,高端一件,低端1、2件,平時穿著玩玩,夠用了。高不高、低不低的,就不要考慮了。另外,沖鋒衣盡量選擇鮮艷色彩的,一方面漂亮,一方面萬一掉溝裏了容易被發現。
軟殼:
一天,一個客戶直接給我發消息“哥們,代購個大力神”。我說好的,就開始問他要什麽尺碼顏色。結果他說:把衣服鏈接發給我看看,我看看什麽樣子。原來他只是聽別人說起過大力神,都不知道大力神是什麽東東。大力神是始祖鳥最暢銷的抓絨軟殼。我至今仍然搞不懂,這款抓絨軟殼,為什麽敢賣這麽高的價格,而且賣的還那麽好,就因為它是始祖鳥的?軟殼類衣服裏面,我覺得最像軟殼的是土撥鼠M1材質的重力軟殼(MarmotGravity),面料較厚實,衣服挺實、有彈性。摸上去就不像一般的衣服,給你軟殼的感覺。尖刀和重力差不多,但是尖刀袖子肥大,不如重力修身。超級英雄(super hero)是土撥鼠賣的最好的中高檔帶帽軟殼,但是這款衣服我認為比較適合南方的氣候,在北方有些薄。Pata的向導軟殼也比較著名,MHW最好的軟殼應該是karmar吧,但是這款衣服我感覺短、肥,建議先試穿再購買。其他MHW的非帶帽軟殼,如果價格和重力軟殼差不多,我建議您不要購買了。
軟殼選購原則,帶帽1件(價格比較貴),不帶帽2、3件,平時當夾克穿就可以了。
羽絨服:
唯土撥鼠獨尊。650蓬松度的Guides在北方基本可以過冬了,800蓬松度的Zeus,雖然樣式一般,但是從充絨量、保暖性的角度來說,比Pata和TNF900蓬松度的都不差。而厚重的Shadow可以秒殺MHW的sub zero系列,Yukon完勝Downtown,更加高端系列的,如果不去珠峰估計是用不上,也不用關註了。羽絨服需要說明一下,國外沒有充絨量的概念,衣服指標只有蓬松度。蓬松度越高的,基本做的就越薄,而厚重的衣服多數填充的是650蓬松度的鵝絨。那些800、900蓬松度的排骨羽絨設計初衷是用來做保暖層的,並不是為了外穿,因此耐磨性、鉆絨等等,考慮的就少一些。但是,我發現買了這類羽絨的朋友,大都是用來外穿了。如果非要外穿,我建議您選擇土撥鼠的Zeus或者TNF的900蓬。TNF700篷、土撥鼠的650篷的Guides、MHW的subzero系列,比較適合華北地區的冬季。
對於東北的哥們,排骨羽絨就不要考慮了,單穿是過不了冬的。
內衣:
如果您一件戶外裝備還沒有,那就從內衣開始吧!沖鋒衣可以不好、軟殼可以湊合,但是內衣一定要弄好的。貼身衣物馬虎不得!內衣裏面,最著名的要數Pata的C系列,C1、2、3、4,依次加厚,因此保暖性依次增強。比較實用的是C1和C3,夏天的時候穿個C1的短袖,冬天穿C3保暖內衣,感覺絕對舒適。耗子個人感覺:嘿!穿了PATA內褲,從此不蛋疼。EX的速幹內褲也不錯,淘寶有廠貨,幾十塊錢一條,沒穿過不做評論,據說還不錯!羊毛內衣裏面icebreaker(冰熊)、Smarwool的不錯。但是也不要迷信,C3無論新款老款,同樣起球,C1如果刮一下同樣抽絲。
切記,衣服永遠都是用來穿著的衣服,不是用來燒的神器!
鞋子:
鞋子我弄的比較少,登山鞋沒發現那雙好看,加上運費太貴(登山鞋基本不會低於130元),所以想去國外淘鞋的朋友,我建議您還是在淘寶淘吧,倒爺可以拼單、省一些運費。不過淘寶所謂的“廠貨”“原單”盛行,尤其是Teva、Merrell、Chaco等牌子,所以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鞋、背包是公認的必須精良的裝備,但是,首先要弄清楚,您到底需要不需要一雙GTX+V底的登山鞋。如果僅僅是在城市裏穿著、或者是去玩玩景點,阿迪、耐克要遠比頂級登山鞋更適合,如果真是去徒步穿越那就另當別論了。鞋子裏面公認的大牌是:LOWA、La Sportiva、Asolo、Scarpa等等。Lowa的鞋基本都是歐洲原產的,做工非常紮實,但是比較厚重。La Sportiva的sandstone屬於比較輕量化的GTX+V底的鞋,我現在穿的就是這個,總體感覺滿意。GTX的鞋防水,但是捂腳,無論那個牌子的GTX,我覺得都不會例外。夏天,如果您穿GTX全皮質的鞋子出遊,估計即使外面不下雨,鞋裏面也下雨了。我感覺,GTX的登山鞋出遊時應該帶著,但僅僅是在下雨、或者涉水的時候穿。GTX鞋盡量選擇中高幫,以防雨水淋到鞋內。另外,V底的鞋不防滑,冬天穿著要謹慎!對於鞋子,希望專業的玩家能寫一寫經驗。
From ch2006ch,長風戶外:
鞋子方面,LOWA、La Sportiva、Asolo、Scarpa這四個的確是公認的大牌;產品線都很全,覆蓋了低幫徒步到高海拔登山的所有用途。這幾個品牌大部分產品都是歐洲生產,常見的是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等;高端產品在意大利或者德國製造;少部分低端產品在亞洲製造(中國、越南等)。四個品牌裏值得一提的是SCARPA,個人認為,就整個產品線的產品而論,他家的製造工藝比較穩定,即使是低端產品,工藝也相當不錯,並且質量也比較穩定。但是,這些頂級品牌有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相當多的產品是針對歐洲人的腳型設計的,偏瘦。如果你的腳很寬的話就要註意了。其次,VASQUE、GARMONT的鞋也不錯,產地基本上都是CHINA,雖然名氣不如上面四大家,但質量也還不錯,價格比較適中,款型也比較適合國人。在中端鞋裏算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還有個意大利品牌Zamberlan ,也是歐洲製造。製造工藝以及質量、價格可以說是不輸上面四大家,但熟悉的人不是特別多。遇到好折扣的時候不妨試試。
尺碼:
這個問題很頭疼,不同牌子、同品牌不同系列的衣服,尺碼都會不同,因此以下經驗,參考的實際意義不大。買衣服前,最好去專櫃試穿。如果您所在的城市沒有這些大品牌,可以試穿TNF,這個勉強可以作為標準。TNF國內外尺碼是一致的,國內穿M,國外的也選擇M就可以了。
始祖鳥、MHW、土撥鼠的尺碼我感覺是比較正常的,本人身高175,75KG,穿這三個牌子基本都是M碼。
PATA,大家都說碼稍微偏大,新款C3尤其明顯,我穿S正好。但其外穿的衣服,個人感覺尺碼不大,沖鋒衣我穿M碼,棉服、排骨之類的也是M。
大象,棉T尺碼是肯定小的,我穿L都不大。沖鋒衣我穿M也略微小一些,總體感覺大象碼偏小。
TNF,碼比較正常,但是不同版型詫異較大,銷往日本的版型,尺碼明顯偏小,但是歐美那邊過來的衣服,尺碼基本正常,國內穿什麽尺碼,國外基本一致。
哥倫比亞,最頭疼的品牌,不試穿建議不要購買,曾經在美國弄回來2個S碼哥倫比亞的襯衫,我穿都大,相當於其他品牌的L碼,但前幾日到貨M碼軟殼,稍微寬松一些。
需要註意:國外官網提供的尺碼對照表,chest這一行的意思是胸圍,為主要參照指標。但一般這不是衣服的實際胸圍,而是指穿著人的實際裸胸圍。waist這一行是腰圍,買褲子時是主要參考指標。此外,由於歐美人胳膊長,因此歐美弄回來的衣服,對咱們來說一般袖子都稍微長1、2厘米,可以接受的範圍。
抓絨,棉服: From(Hyh3509,一個對我有很多幫助的大哥,專業玩家)
我對接觸過的一些牌子的感覺和耗子還不太一樣。
北美的幾個牌子裏,TNF、PATA、MHW應該是一個水準線上的,這3家都有自己的技術和經典單品,品牌認知度也差不多,側重不同而已。marmot要下來一些,但是產品線比較豐滿,而且在諸如軟殼和羽絨裏面有非常牛的單品,啊,對了還有超薄防水服。
Columbia我只接觸過一款充羽絨的硬殼,做工和用料都還可以。ARC"TERYX,其實這個牌子的東西在國外的戶外圈子裏應該算比較小眾的,優勢和缺點都是用途細分非常非常的細,而且有自己非常牛的技術和最頂級的單品。MAMMUT我感覺有些方面和ARC"TERYX特別的像,有自己非常牛的技術和最頂級的單品,走的也是頂級小眾的路子,不管是悶騷還是明騷,反正就是騷。
hyh3509:
抓絨:
抓絨除了個別有膜的,區別不大,技術門檻很低,大牌無非設計、做工好些。有一些光面的抓絨還比較有意思,不過這個和軟殼的界限很模糊,有時候廠家的定位也就是個建議,或者說產品線的需要,實際穿著的話,用戶自己的選擇和組合方式都是個性化的。
比如PATA的LW R4,我覺得完全可以算軟殼,鳥的大力神大家都當軟殼買,鳥自己的分類卻是抓絨。
棉服:
棉服種類不多,主要是P棉和鳥家自己的兩種材料,而且棉服說到底是一種妥協方案,羽絨要不是防水問題,誰會穿棉服。我覺得棉服要穿就穿最頂級的,而且功能盡可能單一,最多是上防風膜,防水棉服純粹就多余,現在主要的這幾種棉,都是纖維本身有憎水性,還費勁加什麽防水膜。我現在穿的DAS(patagonia DAS Parka)就很到位,外層密織防風、防潑水,充棉量上來了才是真的,等鳥的大棉猴價格松動一些我就買,其他任何棉服我都不會再碰了。
最後,感謝8264論壇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有著共同愛好的你我相識、相知。前幾天看版主大人穿越的帖子,裏面提供幫助和支持的朋友,大多是通過網絡認識的,羨慕嫉妒恨的同時,感慨萬千!網絡雖然虛擬,但是連接的你我卻是有血有肉真實存在的。有人說“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旅行,旅行就是體味不同的人生”。對每個人來講生命就是一場盛大的旅行,而日子就是路途中你經過的每一站風景,或美麗、或溫暖、或憂愁、或喜悅。其實所有最精彩的旅行,都不是發生在外在,而是在每個人的靈魂之中,發掘內在的自己。而當某一天,遠行的你我,在旅途中相遇,是否也有他鄉遇故知的喜悅呢?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