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完全攻略
旅遊者應該:
(1) 尊重地方文化,不要把城市生活習慣帶到你所參觀的地方;
(2) 不要太挨近野生動物,同時不要去餵養它們;
(3) 不要收集受保護和瀕危的動植物和它們的樣品;
(4) 不要購買受保護和瀕危的動植物或它們的製品;
(5) 將所有廢物丟入垃圾桶,不要汙染水和土壤;
(6) 在參觀一個地方之前,要了解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特點;
(7) 通過訪問,對你的日常生活與環境的關系取得更清楚的認識;
(8) 通過你的旅遊經歷,要生活得和大自然更接近,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利於自然保護。
旅行社和導遊應該:
(1) 帶著自然旅遊和有益於環境的目的來製定計劃;
(2) 選擇可以開展生態旅遊的旅遊景點;
(3) 在計劃階段,聽取專家、保護組織和當地社區的意見;
(4) 每個旅行團最好不要超過20人;
(5) 培訓導遊,使他們理解和執行生態旅遊的概念;
(6) 盡量安排熟悉當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導遊; 盡量選擇由當地人經營的旅館,並向旅遊者建議購買對環境有益的紀念品;
(7) 盡量鼓勵旅遊者與當地人進行交流; 向當地社區和旅遊者征求意見以改進下一次旅行的組織安排。
飯店、旅店應該:
(1) 選擇對環境產生最小影響的地方為旅遊者提供食宿;
(2) 建築物的設計應盡量減少對當地自然和文化的影響;
(3) 時刻註意如能源利用和排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4) 不要給旅遊者提供不必要的舒適和服務; 盡量向旅遊者介紹當地的自然和文化;
(5) 盡量和當地的自然愛好者、環境保護團體和旅遊者中心及教育機構交流信息;
(6) 盡量利用當地產品提供食品和紀念品;與當地社區保持溝通;
(7) 盡量參加與保護自然以及保留當地文化有關的教育活動。
保護區管理者應該:
(1) 研究保護區的適宜遊客量,以便控製和阻止過度利用旅遊資源;
(2) 限製對自然有負面影響的活動;
(3) 建立一種機製,以便使旅遊獲得的利潤用於保護區的保護;
(4) 建立環境教育設施,例如遊客中心、知識講解標牌;
(5) 提供有關自然和地方文化的信息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材料;
(6) 收集科學數據作為生態系統管理和環境教育的依據;
(7) 對生態旅遊組織者或導遊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
(8) 配合非政府組織和誌願團體開展環境教育活動;
(9) 把生態旅遊作為保護區管理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10) 監測旅遊的影響,並通報給經營者、自然保護團體及地方社區,並監督協調在保護區內及周邊地區的旅遊經營活動; 建立生態旅遊示範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