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準備羅布泊和阿裏之行,我經常翻閱一些求生知識,近日在圖書館借到一本書,《惡劣環境下的生存》

  Survival: how to prevail in hostile environments

  Xavier Maniguet, translated by Ivanka Roberts

  寫的不錯,摘抄其中的一些段落與網友分享,英文水平有限,譯的不好,希望有用。

  目錄

  1。主要威脅

  寒冷

  炎熱

  口渴

  疲勞

  鯊魚

  毒蛇

  其他毒蟲

  團體求生

  2. 惡劣環境

  海洋和船只失事

  水下

  沙漠

  叢林

  高山

  極地

  3。科學與求生

  天氣和求生

  雪和雪崩

  定向

  求生食譜

  尋找食物

  一些技巧

  自我療傷

  附錄:技術裝備

  1。寒冷

  1.1 求生策略

  *在水中:

  --盡可能多穿衣服,但不要影響浮力

  --保持頸部露出水面,這是散熱最快的部位之一。一件救生就可做到。

  --不要動,等待救援。最佳姿勢:雙手交叉抱於胸前,屈膝,盡量縮成一團。

  *在空氣中:

  --建一臨時避風所,風會使散熱加快。

  --唱歌以避免睡覺,否則你可能再也醒不過來。

  *補充飲水

  *絕對不要飲酒來取暖

  1.2 凍傷預防

  *衣物

  *局部預防

  皮膚上的油脂(不管是什麽)形成的阻隔層對防止凍傷很有效。喜馬拉雅和極地探險家發現不清洗暴露於空氣中的皮膚會減少凍傷。

  1.3 凍傷的治療

  如果凍傷已出現,必須防止擴大。這時皮膚和下部組織變得十分脆弱,任何激烈的物理治療都應避免。比如拍打患處或用雪摩擦都不好。那麽應該做什麽呢?設法使受傷的組織重新暖和,但不要做諸如把腳靠近火或把手放在熱水裏之類的事,這只會在凍傷上加上燙傷。

  在求生的情況下,尤其是一個人很難實現理想的回暖(rewarm):受傷的組織浸泡在40C的水中,不多不少。 45C的水會燙傷,低於40C研究表明結果有害。 保持水溫直到皮膚溫度達到37C,然後自然恢復。 找東西蓋好患處,但太多的衣物會阻礙血液循環。適當活動肢體以防止凍傷擴散。如果回暖(rewarm)過程不能持續到救援到來,就不應進行。什麽也不做也好過回暖後再次凍傷。除了凍傷擴散外,最有可能使情況惡化的就是破傷風和感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